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413章:名声大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3章:名声大噪

  大明皇长孙

邸报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东西。</p>


目前对于大明来说,邸报的社会效应,远远大于他的经济效应。</p>


别的地方因为距离的关系,所以传播要慢上很多,朱英并没有仓促的去安排各省立即就开办邸报。</p>


如果舆论的枪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岂不是自找麻烦。</p>


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失控。</p>


朱英很年轻,年轻得过分,他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来打造自己理想的大明。</p>


在邸报散去不过七日,京师的春闱科举,终于开始。</p>


大明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p>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p>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春闱。</p>


目前朱英主持的便是会试。</p>


会试共分三场,每隔三日举行一场。</p>


因为此次为恩科,所以在具体的时间上,和以往有些不同。</p>


参加科举的学子,便就在京师等候通知。</p>


“这贡院的环境,是真的差,能够从这地方考上来,也算是有些东西了。”</p>


朱英巡视会试科举贡院,感叹着说道。</p>


这里有上万个单间,也称号舍,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如同一個笼子般。</p>


三场考试,每场三天,九天六夜的时间里,考生就只能待在这里小小的笼子中,吃喝拉撒,也都在此了。</p>


现在科举还没开始,所以几乎没什么气味。</p>


朱英完全能够想象,九天之后,这里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景象。</p>


会试的主办,主要负责的礼部,不过现在礼部尚书空缺,便就由礼部左右侍郎负责了。</p>


考官则一般由翰林院这边出人。</p>


毕竟翰林院代表了大明最高学术机构。</p>


很快,在朱英的示意下,贡院大门敞开,上万的考生经过一番搜身后鱼贯而入。</p>


按照自己的号牌,寻找响应的号舍。</p>


“太孙殿下,可以开始了吗。”</p>


户部左侍郎一脸堆笑的问道。</p>


朱英道:“吃喝拉撒,人之常情,本宫听说在贡院考核之时,若是有学子如厕,便会在卷上盖上屎戳子,可有此事。”</p>


户部左侍郎自不敢隐瞒:“回禀殿下,确有此事。”</p>


朱英道:“至今日起,学子如厕由禁卫陪同,回来之后,卷上不得再盖有屎戳子这等图章。”</p>


“贡院这边的屎戳子,从今往后全部废弃勿用,诸位可是听明白了。”</p>


左右侍郎,还有翰林院来的考官,顿时起身作揖道:“谨遵太孙殿下令旨。”</p>


朱英点点头,对郭忠吩咐道:“传令去吧。”</p>


郭忠躬身道:“老奴遵令。”</p>


随后对旁边几个小太监使个眼色,几人纷纷开始小跑起来,分别立于贡院数个区域。</p>


郭忠见小太监们准备好了,便就高声朗道:</p>


“传太孙殿下令旨,即刻起,学子如厕,不得再盖屎戳子!!!”</p>


随着郭忠的声音响起,马上第二个小太监就开始复述高喊。</p>


而后第三个,第四个。</p>


传遍整个贡院起来。</p>


听到这道令旨,所有的考生顿时就沸腾了起来,一些考生更是脸色涨得通红。</p>


他们都是从乡试就考过来的,自然明白在科举之中,如厕的感觉,是有多么的难受。</p>


绝大多数的考生,在参加科考的前,就已经开始停食,为了就是不用如厕。</p>


家里贫穷的,便是清水馒头,顶多是带数个馒头,饿不死就行。</p>


富裕点的,就带根人参,实在饿到不行了就啃一口吊命。</p>


往往三场考试完成,所有的考生都要去了半条命。</p>


在科举中因体弱昏迷者,早已经是常态了。</p>


太孙殿下的这道令旨,跟救命又有什么区别。</p>


当令旨被宣读完成之后,一道声音响起:“谢太孙殿下恩典!”</p>


随着这道声音的响起,整个贡院所有学子共同高喊:“谢太孙殿下恩典!”</p>


贡院考场就在秦淮河边,上万人的大喊,哪怕是并不整齐,也足以让秦淮轰动。</p>


“这是怎么回事,怎得传出如此大喊。”</p>


“听不明白吗,必然是太孙殿下施以仁慈。”</p>


“也不知道是怎样的仁慈,这些学子们,怎的如此激动。”</p>


“不必多想,如此大事,过两日必登邸报,到时候咱们就知晓了。”</p>


学子们的情绪很激动,即便拿到了题卷,也过了好久才缓过来。</p>


不过就考试而言,根本不缺这点时间。</p>


三场的考试,真正受重视的只有第一场,考的便是经义。</p>


所谓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p>


其实在这里有个误解,不是说每个学子,都得把四书五经全部畅通才行,在考试的时候,是可以选择自己的本经。</p>


所谓本经,就是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中确定一经作为自己的考试方向,学子只需做这上面的四题也就够了。</p>


后面的四书义则是从《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新儒学的经典中出答三题。</p>


是以考官准备的是二十三题,学子只需考七题即可。</p>


朱英只是来走个过场,太孙的身份也不允许他一直守在这里。</p>


临走的时候,朱英对户部左右侍郎吩咐道:“在这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有可能是我大明未来的尚书,侍郎,或是一地之父母官。”</p>


“朝廷的科举,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用来折磨人才。”</p>


“本宫会传令光禄寺,让他们为所有学子准备今日晚餐,包含明日两餐。”</p>


“到时候尔等就多多费心了。”</p>


左右侍郎闻言,也不敢多说,只能是躬身作揖:“谨遵太孙殿下令旨。”</p>


......</p>


朱英对于贡院的改革,第三日就刊登在了京师邸报之上。</p>


太孙仁慈之名,响彻整个京师上下。</p>


不管是还未参加科举的学子,亦或是参考过科举当官的官员,都为太孙殿下此举称好。</p>


两个举动,让所有的学子感受到了太孙殿下的关心。</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