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荡剑诛魔传 > 第六八二章 深夜孤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八二章 深夜孤者

  荡剑诛魔传

更深的夜。


大部分人都已进入梦乡。


幽京街市某私宅一间卧房之中还燃着灯火。


于添手中展开着张印画在金黄绸缎上的画卷,倚坐在一张金丝楠木椅手中,露出慵懒闲适的笑。


他已年逾五旬,本已不算年轻,可其手指却比许多年轻人更为灵敏有力。


不论他想要什么,他总会伸出手去抓,并最终得到。


自从他打听到少林寺中那恍若传说般的金印秘法确实存在后,便念念不忘。


现在,九字金印其中之一的秘法总算到了他手里。


虽然兜兜转转,几经波折,来得晚些,却也算正是时候。


于添得到这“行”字印秘法已有三天。


就算给佛门之外的任何成名高手三个月时间,都未必能研究出多少修炼门道来。


于添却在短短三天之内便有所收获!


难道他是不世出的武学奇才?


不是的。


至少于添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天赋异禀之才。


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为了今日这可称上是信手拈来的奇迹,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在他快到弱冠年纪时,还只是个全无手脚功夫,任饭馆夫妻一家子随意打骂欺压的小杂役。


之后十多年中,他在霍府过得快活许多,也学了些粗浅把式。


霍家人对他自然算是极好的,很努力地教过他武艺,也很坦诚地告诉他,他早已过了打根基的年纪,练习武艺、修习内功都将事倍功半。


为了活命,他在那次生死关头选择了牺牲他人,或是说出卖了对他好的人。


早在当年那饭馆中豁出一切扑向霍家老爷的大腿时,他已下定决心,自己的人生绝不再任人摆布。


尔后,他一步步登高,一步步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走出霍府之后,他就只相信自己一人。


对于其他人,他只用两样手段。


要么靠利益,去使唤人,与人合作。


要么就靠实力,以力服人!


他从没停止过习武,也从没停下过读书。


原本他除了炒菜做饭外什么都不会,所以他什么都尝试着去学。


少林的棍法、武当峨嵋的剑法、崆峒的阵法等等,他不仅一一上手操练,还画下关键动作,写下心得体会。


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但他的手却越来越有力。


这私宅中有幢或可与少林藏经阁一较高下的书房,那一列列书架上一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经文典籍,另一半则是于添逐字逐句用心抄录下来的。


时至今日,每到晚间,他仍然坚持在自己卧房的书桉上静读上至少一个时辰。


尤其这三天晚上,于添几乎比任何一个渴求知识的学子,渴望力量的武夫,都更为废寝忘食。


金黄绸缎的画卷上所画之物非是画,又或者说是很多配有字迹的图画。


那是按“行”字印上九行九列人物动作及梵文照同等比例放大后的图画。


一年多前,少林寺“临”字印失窃之事传出后,于添除了调遣人手去查金印下落外,还请来了不少懂梵文的僧侣,为十余本梵文书做翻译注释,每日唱诵做念上两个时辰。


九字金印传承自毒竺佛宗,要想得到金印之后便能物尽其用,自然该尽早懂得梵语。


于添通过这种创造出这种梵文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用了一年时间慢慢消化了颇为繁杂难懂的梵语。


皇天负不负苦心人于添不知道,他只知道没有辜负自己。


彼时之未雨绸缪,而今终有用武之地!


于添放下画卷,双手按在书桉上,缓缓阖眼。


将那八十一副和尚形象的人物动作在脑海中不断排列组合,又如走马灯般过了一遍又一遍。


书桉上画卷微微掀起一小角。


似有风钻过窗缝门缝。


屋外,秋风正起,扫过宅院,凉意嗖嗖。


一只不知从哪来的野猫驻足在了于添卧房对面七八丈外。


好像为这黑夜中独一无二的亮房子感到疑惑不解。


忽而野猫的双童眯成了一条线。


原来是那屋中映照出了万丈佛光!


……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