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滨江警事 > 第一千零四章 光宗耀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零四章 光宗耀祖!

  滨江警事

良庄变化很大,乍一看有点像滨江开发区。


从柳下河大桥过来,双向四车道的公路两侧都是钢结构厂房,大小路口的摄像头甚至比财大气粗的滨江开发区多。


然而,没有老卢的良庄,总让人感觉缺点什么。


韩渝三人没在良庄镇上停留,直奔丁湖老家。


昨天给叔叔、姑姑打过电话,两个姑姑一大早就来了,正跟婶婶一起准备午饭。奶奶听说孙女和孙女婿今天要回来,高兴的昨晚都没怎么睡好,今天一早就坐在大门口等。


老家的长辈真好,平时几乎不去滨江,反而经常托人往滨江捎大米和新鲜的瓜果蔬菜。


老丈人说起来有本事,可事实上这些年并没有给家里带来什么回报。因为买房,甚至跟老家的弟弟、妹妹借钱。他开口之后,人家真是有多少拿多少!搞得韩渝每次来都有一股强烈的歉疚感。


韩向柠同样如此,陪奶奶聊了一会儿就把婶婶和两位姑姑拉到厢房里,帮韩工连本带息还债。


小鳄鱼一点都不认生,邻居家正好也有个小孩,两个小家伙就这么在打谷场上嬉笑打闹。


小鱼帮韩渝卸下给老家长辈带的礼物,忍不住问:“咸鱼干,你和章叔以前不是来这儿办过案吗,认不认识丁湖派出所的人?”


“丁湖并入了良庄,现在只有良庄公安分局,没有丁湖派出所。”


“就是我们过来时看到的那个公安分局?”


“嗯。”


“认不认识良庄分局的人?”


“以前良庄别说公安分局了,连派出所都没有,只有一个公安特派员。我认识以前的李特派,可惜李特派因为癌症去世了。”


“想起来了,那个李特派的癌症好像是在人民医院检查出来的。”


提到癌症就不由想起因为患上癌症英年早逝的师父,韩渝暗叹口气,立马换了个话题:“不说这些了,你看着小鳄鱼,我去陪叔叔聊聊天。”


带孩子,没意思啊。


小鱼很想给张二小打电话,张二小对良庄熟,龙港米业销售的色拉油都是从良庄进的,连龙港米业的厂房都是良庄的工程队盖的。可惜来的路上韩渝再三交代过,不许惊动良庄的几个企业。


他正闲着难受,突然发现好几个村民提着白色塑料袋,沿着小路往这边走来。


刚从厢房里出来的大姑看了看,连忙迎上去跟人家说话。


思岗虽然属于滨江,但思岗话跟滨江市区的话完全不一样,跟陵海话同样是两码事。


小鱼听了半天一句都听不懂。


韩向柠走了出来,看着他抓耳挠腮的样子,微笑着解释:“村里人以为梁晓军和檬檬回来了,带着病历和在医院拍的片子过来,想让梁医生帮着瞧瞧。”


“她们知道晓军姐夫?”


“知道,梁晓军回来义诊过好多次,每次回来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他们两口子回来比我和咸鱼回来受欢迎。”


医生的社会地位就是高,走到哪儿都受人尊敬。


不像公安,走到哪儿人家都害怕。


小鱼突然觉得让小鳄鱼长大了做医生也不错,滨江医学院就是交通部与江南省共建的学校,既然是交通系统的学校,交通系统的子弟报考应该比外人容易。


小鱼正胡思乱想,又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看着有点像干部的人。


大姑急忙上前打招呼,随即回头喊了几声,韩渝跟着叔叔赶紧走出来迎了上去。


“柠柠,这就是柳支书,柳支书跟你爸是同学。”


叔叔用思岗普通话介绍。


韩向柠反应过来,赶紧起身问好:“柳支书好,柳支书,进来坐!”


原来是村干部!


语言虽然不一样,但风俗跟白龙港差不多,家里只要有事都要请村干部。小鱼搞清楚情况,也赶紧起身相迎,不然人家会骂没礼貌。


让他倍感意外的是,柳支书竟带着几分恭敬地问:“韩市长,你工作那么忙怎么有空回来的?”


“柳支书,你既是长辈也是前辈,还是叫我柠柠吧。”


“不行不行,你叔可以这么叫,我不能啊,我要是也这么叫,不就成没上下级观念了么。”柳支书从一脸得意的二叔手里接过烟,用一口同样很蹩脚的普通话,眉飞色舞地说:“前几天去镇里开会,我跟焦书记我们村出了个大领导,说你现在是长州的常委副市长,焦书记还不相信。”


韩渝总算听出来了,奶奶、二叔和大姑、二姑等亲戚这半年肯定没少在老家帮学姐做广告!


官本位在老家体现的淋漓尽致。


学姐刚到家不大会儿,村支书就闻讯而至。如果不出意外,良庄的镇领导很快就会给学姐打电话。


难怪老丈人一直想让她回来呢,原来这对整个家族而言真是光宗耀祖的事。


韩渝正觉得搞笑,韩向柠一边招呼柳支书坐,一边笑道:“我这个副市长是挂职的,干满两年就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对了,焦书记还在良庄?”


“他接的老卢的班,现在不但是良庄的党w书记,也是县委常委。全县那么多乡镇一把手,就焦书记入常了,别人都没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