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86章 抗旱神谷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6章 抗旱神谷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崇祯问道:“已经做过清查了?”</p>


堵胤锡道:“回圣上,虽然江南八府又一州还没有做过新的清查,但是臣与内务府主事马鸣騄大人曾经做过估算。”</p>


“自崇祯十八年到崇祯二十年,这三年间江南的新生儿总数至少也在五百万以上,此外从山东、河南、江西、福建乃至湖广涌入江南做工的雇工匠户,总数也要超过五百万,所以现在江南八府一州的总口数肯定已经超过四千万。”</p>


堵胤锡这说的是常住人口,而非江南八府一州的在籍人口。</p>


“可就算多出来一千万口,也不至于多出五千万石的粮食缺口吧?”路振飞道。</p>


“若只是多出来一千万口,确实不至于多出五千万石的粮食缺口,因为大口一年也不过吃掉三石六斗,小口更只需一石八斗就足够吃了。”堵胤锡笑着点头说,“所以即便多出一千多万口,也不过多吃掉三千万石粮食。”</p>


黄道周道:“那么剩下的两千万石缺口哪去了?”</p>


黄道周问话的语气已经有些严厉,因为都察院和科道言官是由这位老大人分管,所以很自然的就联想到是不是有人中饱私囊?</p>


堵胤锡笑问道:“黄阁老你莫非忘了么?”</p>


“什么呀?”黄道周蹙眉眉,“老夫忘记什么?”</p>


堵胤锡道:“自今年入夏以来,江南的酿酒厂数量激增,从之前的数百家骤然间增加到了数千家之多,酿造发酵酒消耗的粮食消耗了至少上千万石!再加上酿造蒸馏酒所消耗的粮食,一亿石的粮食缺口恐怕还不只。”</p>


路振飞等四位阁老顿时面露苦涩之色。</p>


有心想要埋怨崇祯几句,但是又不敢。</p>


因为导致酿酒厂数量激增的正是崇祯。</p>


崇祯从徐州回南京之后,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提出要给所有出征在外的镇兵以及募兵提供每天一升发酵酒,实在太奢侈。</p>


因为这事,路振飞他们四位阁老都曾劝谏过崇祯。</p>


黄道周更是写了一篇上万字的雄文,打定主意要让崇祯收回成命,然而让人憋闷的是崇祯只用了一句话就堵得黄道周哑口无言。</p>


朕又没花国库一文钱,你们管得着吗?</p>


就这一句,差点没把黄道周的脑血栓当场气出来。</p>


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路振飞、黄道周他们自然看不出其中奥秘。</p>


崇祯这么做纯粹就是想通过军工业的发展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最终推动大明整体工业水平的提升。</p>


通过给镇兵、募兵配备铁锅,促进铁器五金行业的发展。</p>


通过给镇兵、募兵配备被服,促进被服纺织行业的发展。</p>


通过给镇兵、募兵配备口粮,促进熟食加工行业的发展。</p>


通过给镇兵、募兵配备发酵酒,促进酿酒包装行业的发展。</p>


通过给镇兵、募兵装备偏厢车,促进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p>


凡此种种,相当于就是把干柴准备好,然后等到蒸汽机一出来,就相当于一点火星落入到干柴堆,轰,工业革命就爆发了,完美。</p>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huanyuanapp】</p>


为了给所有的出征在外的镇兵、募兵供给每人每天一升发酵酒,内务府确实是花了不少钱,但是崇祯认为这个钱花得值当,因为这一举措不光是改善了明军的条件,提升了明军的士气跟战斗力,更带动了酿酒行业、制陶行业以及运输行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创造了上百万个就业岗位,极大繁荣了大明的工商业。</p>


黄道周他们几个自然是看不到这么深。</p>


但是没用,就算有意见他们也只能憋着。</p>


谁让崇祯真的就没有动用国库的一分钱呢?</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