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惊涛骇浪 > 第1617章 这是粗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17章 这是粗活

  惊涛骇浪

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绵延至少有半里路之长。


许家村全村男女老少都来为逝者送行。锣鼓喧天,鞭炮轰鸣。许一山昂首挺胸抬着灵柩,大踏步往前走。


市委许书记回乡抬柩,消息早就传遍了四乡八邻。人们闻风而至,都想一睹许书记风采。


其实主家昨晚已经找他商量了,想要将他换下来,让别人代替他上。但是,遭到了许一山的坚决拒绝。主家一家人伏地大哭,抱怨自家何德何能,居然敢惊动许书记亲自抬柩。


看热闹的乡亲等在路边,看到许一山过来,大家使劲鼓掌,热情与他打招呼。


许一山一路颔首,稳步前行。


乡下抬柩他并非第一次,原来就有经验,因此一来便融入抬柩队伍。


坟山距离村里有一里多路。抬柩队伍要一鼓作气抬到终点。


还没走一半,送葬队伍后面飞奔来一个人。他追到许一山身边,不由分说便要接过许一山肩上的木杠。


许一山一看是刘思诚,便笑道:“小刘,不用。”


刘思诚不肯,非要将杠子接过去他来抬。


许一山便笑道:“小刘书记,你力气没我大。这种粗活,你干不了,还是我来。”


刘思诚急得要跳起来,争辩道:“谁说我干不了?我能干。”


在他的坚持下,许一山只好将肩上的杠子让给他。


抬柩人吃不吃亏,在于主家往棺材里放了多少东西。


通常,老人入棺前,后人会在棺材底板铺上一层煤炭。煤炭上面铺一层老石灰。待到遗体盛进去后,再用老石灰将四周扎紧。


如今老石灰已经很难寻到。于是改用双飞粉。多的会用到七八袋,少的也不会低于五包。加上棺材本身重量,一具灵柩的重量,至少上千斤。


但是,这一千斤分到十六个人的肩上,每个人承受的重量却不到五十斤。手臂力大的,完全可以单臂举着走路。


这看似轻飘飘的木杠,压在肩上走一段路,却似有千斤重一般。没有干过此活的人,本身就没技巧,加上内心无法控制的恐惧,往往会觉得肩上压着一座大山一般的沉重。


果然,没走几步远,刘思诚便有些气喘吁吁,一张脸憋得通红了。


尽管与他同杠的人已经将重量几乎全压到他肩上去了,刘思诚还是觉得有些不堪重负。


他额头上的汗,如雨一般纷纷掉落。他努力地用双手将木杠抬起,争取不让木杠压在他并不结实的肩上。


许一山看他顶不住了,才过去将木杠从他肩上接过来,劝慰他道:“小刘,你去忙吧。这里我能吃得消。你先回县里去,等下我来县里找你。”


一位普通老农去世,居然惊动市委书记和县委书记两大领导为之抬柩。不知道内情的还以为死者身份特殊,殊不知许一山回乡抬柩,只是尽了他一个农家子弟的本分。


很快,周围朋友圈便疯传许一山抬柩的图。更有好事者还做成了动态图,画面居然呈现出一片喜感。


许一山抬柩,迅速成为社会热点。


他也因此而被卷入另一场漩涡当中。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