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惊涛骇浪 > 第180章 指名道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0章 指名道姓

  惊涛骇浪

茅山县连夜派车来洪山镇将许一山接去县里。


县委黄山书记,县长谢飞早就等候多时。他们顾不得休息,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安排许一山列席。


会上,黄山通报了一个情况,县里接到一个外商的主动联系,要求在近日派人来茅山考察投资环境。他们为表示自己的诚意,已经捐助了一笔十万美金给茅山县福利院。


这种做法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人还没见着,话没说上一句,就给福利院捐助了十万美金。这样的好事,茅山县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但是,对方有个明确的要求,需要茅山县派出许一山负责对接,否则,投资活动取消。


这个要求更令人奇怪了,许一山是谁?他与外商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外商指名道姓要他负责接洽?


开会的领导都是一头雾水,就连黄山,也猜不到这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但是,人家显然是有诚意来的。


茅山县前几年耗费不少人力物力对外招商,成绩却乏善可陈。主要原因是茅山县在所有方面都无过人之处。无论交通物流,还是资源配置,以及作为工业基础的硬件设施,茅山县都落在别人后面很远。


黄山主政茅山县,虽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底子依旧薄弱。


一个老农业县,想要一夜之间暴富,可能性几乎为零。


黄山非常清楚,稳农重工,才是茅山县未来的发展方向。


农业不用说,茅山县古来就有山里的“鱼米之乡”一说,水资源丰富的茅山县,在农业上一直领先衡岳地区。可是在工业上,茅山县的短板日益可见。


眼见着兄弟县招商引资搞得红红火火,既给当地财政创造了丰厚的财政收益,又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力。黄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虽然他日渐到了退居二线的边缘,但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在退下去之前,给茅山人们留下一个好口碑。


老百姓最好的口碑,不在于你为官是否清正廉明,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收入,口袋里没钱,官做得再好,他们也不会打心眼里承认和赞许。


外商要来茅山县投资,无异于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


黄山感觉到了这是历史给他的一个机遇,他必须抓住这个机遇。


黄山在介绍完情况后,突然朝许一山招招手,亲切地喊他道:“许一山同志,你过来我这里坐。”


许一山有些惶恐,半天不敢挪步。


与会者都是茅山县最有脸面和权威的人物,在座的任何一个人,都能影响茅山县的某一领域。


许一山悄悄观察了一遍,发现与会者除了书记和县长外,其余的都是副书记副县长之类的大人物。县委办主任陈勇,身份与他一样,只能算是列席。


“来来来。”黄山热情地招呼他,“你来,让大家认识一下你。”


七八个人,都将眼光盯在许一山身上。他们或许在想,这个许一山究竟是什么来头,为何外商指名道姓要他?


就连许一山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哪里的外商要找他。


直到他看到外商的名字,许一山才突然笑了,脱口而出道:“原来是他啊。”


严华!马来西亚的一个客商,在胡进的四合院里,他尝过许一山亲自操刀的茶油炒鸡。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