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山上种田那些年 > 第九十四章 将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四章 将变

  山上种田那些年

想到就做。</p>


陈屿深汲一口气,腰腹一颤,下一刻青紫法力自体内轮转,一圈圈如涟漪。澎湃在胸腔内府中,下一瞬,意识中的法象被投映,扎根腰背。</p>


这是他最近摸索出的一种办法,法象过于复杂,剖析难度过大,掌控变化也就无从说起,于是退而求其次,结合法力逆转元血,与肉身相合,三者搭出一方勉强承载的空间,容留法象溢流挥洒出的一丝余韵力量。</p>


如此做法收效其实不大,但多次尝试后,发现至少身躯血肉在面对返灵还虚时的负担不再那么沉重,法力流转,转化过程变得温顺了许多。</p>


融身于灵,这一刻才算真正成功,不会产生过多压迫,徒耗精神的同时还使得结束后的身躯濒临破碎,须得用大量造化之力去修补。</p>


现世,陈屿落在一处山头,从体内喷吐的霞光波澜起伏,宛若云团浮动,他看了几眼四周,选定了一截随处可见的普通岩石作为接下来的变化对象。</p>


瞳目绽放神光,转瞬间万物观之术操持掌中。</p>


一层层纹理、细致结构显化眼底。</p>


从最外部到深处,连着粘附的草衣与裂缝中沉眠昆虫,都在灵光辉映下被一一解析,呈现出最本真的一面。</p>


那是触及微观的世界。</p>


融法于身,这一造化境的特性在青紫法力,或者说在法象的影响下变得更加强大,凭白厉害了三成有余。</p>


不过陈屿没有再深入,大致到了这里便可以了,继续细化,哪怕有增幅的术法仍能够解构,但对造化之力的驭使存在极限,以如今的他自己很难去编织这一层面的造物。</p>


在无法肉眼直观的情况下,除非他投入海量精力与时间,构筑出同宏观世界迥异的微观世界体系,才有可能做到这点。</p>


好在这一次无需到达这般地步,陈屿对以后彻底掌控造化之力也有信心。</p>


半月前三法相生时造化之力填充当做粘合,循环相生构筑成功后,青紫法力内对造化之力的特性不太显现,但法象之中却一如其余诸多力量一般,有所记录。</p>


法象乃他一身力量的精粹,怀有极致的变化道理,只要开发得当,未来青紫法力自然可以兼具元血、精神、造化之力等各般特性。</p>


成为最根本的[法]。</p>


而这一过程在他看来或许就是造化一境的修行途经之一。</p>


至于现在,青紫法力强度过高、灵性过于充裕,这些是优点的同时也使得许多方面的利用存在局限,需要他去调整。</p>


思绪发散,体外法力则不停住地喷涌化作云霞,当浓郁到几乎化作液露时,背后法象终于映照出虚影——一方丈许光轮从身后徐徐浮现,光色纷乱,好似无时无刻都在飞逝与新生,却又有着难以言喻的静谧宁和。</p>


光轮抚照中,陈屿的身体在变化。这一次不同之前,有着法象照应,整个融身于灵的过程十分自然平和。</p>


短短两三息,人已无踪。</p>


只余一团涌动的飘渺青光在离地七尺的空中舞动。</p>


身化霞雾,陈屿此时心中镇定,继续下一步操作。</p>


但见青色雾气中飞出一缕法力,仿佛丝线,一圈圈缠绕在外侧。</p>


很快,数百成千的‘线条’陆续从雾团中飘出,一齐穿插编织,渐渐如同结茧的蚕似的包裹成一块。</p>


只不过相比蚕茧,他的外表却非玉浓白色,而是瓷器一般的靛青,底边沉淀一抹蓝紫。</p>


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美轮美奂。</p>


不过变化尚未停下,等待了约半刻之后,瓷器表面裂开细纹,开始咔嚓咔嚓崩碎,碎片没有跌落,而是重新化作光雾腾转在周围,托举着茧子。</p>


下一刻,所有的凝结都碎去,光雾渐渐驱散,一切沉浸下来。</p>


咚。</p>


雾中,一枚人头大小的灰青石块自然沉降,重量不浅,落在地上后直将土层压得凹陷半指。</p>


这正是变化后的陈屿。</p>


不知是刻意还是意外,石头外表凹凸不平,质地看上去也反射出微光,与寻常石料相比显得略有不同。</p>


呼——</p>


风拂过,静默无声。</p>


石不动,似乎在酝酿着什么。</p>


良久,至少远超了第一次返灵还虚的时限,已经有四五十息之久,石头仍旧是石头,且微光已经收敛不见,外部原本过于显眼的青色也黯淡了些,远远望观,真似平平无奇一山石。</p>


叽叽喳喳!</p>


灵性仍在盎然,鸟雀本能的亲和,于是振翅飞来,爪子踩在大石头上,不觉有异样,歪着小脑袋左看右看。</p>


嘟嘟嘟!</p>


摇头晃脑,鸟喙啄了啄,硬邦邦和往日山间所见的石头毫无差别。</p>


又一只褐色羽毛的鸟飞来,与之前那只隔了不远,两者相安无事,丰沛的灵性它们无法感知,然而本能驱使,似乎都无声无息沉浸在其中。</p>


未能瞧见不远处的石头上裂开一道细长缝隙——那是陈屿的眉梢。</p>


再多两分变化,蹦出一大一小两只眼来。</p>


看着古怪,他自己虽看不清如今的全貌,但也不大适应以石头的角度去仰视两只翘着圆鼓鼓屁股的小鸟。</p>


于是收回了眼,重新变作凸起石质。</p>


而在冥冥高处,一股感知超脱了身躯俯瞰这一切,将所有都囊入眼中。</p>


“原来变化后是这般感触。”</p>


陈屿心神雀跃,感知中展现的石头确是自己所变,乍看起来的确神奇。</p>


不过更重要在于感受变化塑形之余法象的异样,其中流转的力量在化作石头时似乎被触动,不知为何,但总归是好事。</p>


这一刻,他对[变化]一道有了些许明悟。</p>


收获到手,之后就得慢慢去品悟,去分析,而现在的他更享受变作石头后的反馈——这并非玄壤空感术那般的幻象,而是真切改变了构造,化作一方石料。</p>


虽说在造化之力帮助下也仅仅做到了宏观一致,若深究根本,那些最根源的部分依旧没有改变。</p>


但也足够了,他感受着。轻风吹在石头表面,不同于体肤;陷入大地,身躯无法再乘风扶云,而变得沉重难行……</p>


这一切都是全新的体会。</p>


朦胧中,光轮内的变化不增不减,却悄然变得清晰了半分。</p>


反馈在他身上,则是自己身化石头的同时,原本隐隐约约即将到了极限的压力正在减弱,虽然散去的不多,但依旧被倾心全力去感知的他把握住。</p>


法象竟被引动,这的确出乎意料。陈屿这次本只想着结合融身于灵以及造化之力多开发一些手段,或许有借助这些去钻研法象的念头,但都在以后,起先是不指望变一次石头就能如何如何的。</p>


误打误撞,似乎找到了挖掘法力特性之外,掌握法象变化的捷径。</p>


稍作感慨,他不再去多想杂念,而是更加主动的体悟这一次的变化。</p>


体内,光轮幽幽转动,孕育万千。</p>


……</p>


就在陈屿沉浸修行中,化作石头仰望苍宇,体会作为山石的新奇感怀时,河间地却不安宁。</p>


在翻过二月,章和二年三月的天日尤为灿烂,春阳明媚。</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