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山上种田那些年 > 第一百零一章 广闻(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零一章 广闻(单)

  山上种田那些年

广闻寺不显名声于外,然在并州却有两分薄名,尤其足下这崇仁县内更是传扬了不少事迹,广为人知。</p>


数年前,出身大华寺的苦驼僧空安大师远道而来,入了城中大富贾家的庭院呆了五日。五日里,宾客尽欢。也不知这位大师给贾家人宣扬了何等佛法,待到众人见空安出来,就直奔城外小包山而去。</p>


“世如苦海,不渡浮屠。”</p>


满面慈怜的空安如是说。他双手合十盘坐石山,口中念念。</p>


“古佛坐净土,说琉璃、说宝砂。无色僧说,光光禄禄去别离、去不得,爱忧恨愁常难绝……”</p>


世人多俗,多愚,空安念诵经义,便要在崇仁建一座寺庙,传古佛之意,渡善恶俗人。</p>


起初,这只是一场在北齐大地寻常可见的佛法宣扬,石山前围聚零零散散十七八人,连行商看了都摇头,直呼简陋,算不得正规的释教法会。</p>


一场没头没尾的宣法在哄笑中落下帷幕,众人不觉有异,看了热闹后便各自散去,至于空安的话,似乎在他们看来只是个妄念笑话罢了。</p>


建寺,钱何来?地何来?如何建造?</p>


力夫、石匠、木匠又哪个组织,如何调度安排?</p>


凭空安一己之力,众人不能说不看好吧,权当一桩茶余饭后的笑谈。</p>


然后,贾家站了出来。</p>


那位贾老爷捧着苦驼僧的手,一副呕心沥血在所不惜的模样,赫然掏出了多数积蓄,古画被抵换、珍宝被贱卖,最后拉出足足十几车钱财不算,还大肆宣扬,动用各般手段聚集足够工匠。</p>


人力财力皆足,只差一纸公文对空安所建之寺的承认。</p>


商行起家的贾家在这方面出力并不算多,倒是另一家世族出手,为起扫平了阻碍。</p>


三个月后,撒钱一般,耗资无数,寺庙终于落成,就在离崇仁城不到十里的小包山上,百来丈矮山顶,松柏森森。</p>


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大气屹立。</p>


这便是广闻寺。</p>


“修得确实富丽。”</p>


一看就不差钱。</p>


小包山,陈屿飘在云头,大大方方将目光投落,包揽整个寺庙,连带山前山后数里地一起映入眼底。</p>


毕竟新建不过十年,一切都还未褪去颜色。</p>


他看得真切,寺庙院墙杏黄,内有一株银杏树盘亘,初春时节刚至,如今正抽了嫩芽随风莎莎响,显得生机盎然。</p>


大殿错落有致,银灰屋脊两侧铺陈瓦片,质地上乘。</p>


陈屿欣赏了会儿景致,便见着四五位明黄服饰的小沙弥走动在寺庙中,年岁最大也不过十四上下,再远望殿内,倒是有两三个褐袍僧人吟诵经文。</p>


上山的香客被沙弥迎去了偏殿,供奉大小二十余尊塑像,当首两位一者体态魁梧,一者修长高挑。</p>


形态不一,佛陀们的神姿惟妙惟肖。</p>


显然这些塑像很是花了心思。</p>


他放开感知,沉入广闻寺里外,连着银杏树脚下也渗透,干干净净,发觉并无故事流传中那般‘僧人无道’的痕迹。</p>


由于释教与道门间的嫌恶,南朝的道人多数不喜这一派,少有谈论。而普通人对其知之甚少,只晓得有这么个东西,到底如何又不清楚。</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