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人,得加钱 > 第二百七十四章 清官要什么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七十四章 清官要什么钱?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正文卷第二百七十四章清官要什么钱?“其实,收别人银子,我内心是痛苦的,因为我知道他们的银子来的不干净...但不这样做,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痛苦,比如这位宋知府。那小春子你说,是让我一个人痛苦好呢,还是让大伙都痛苦呢?”</p>


“还是大人一个人痛苦吧。”</p>


“嗳,对嘛。我一直跟你说钱是好东西,也是真东西,这东西本身是没有错的,要说有错,就是错在不知道怎么花钱。”</p>


为了让小春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贾六说那个宋知府把这些钱贪了会干什么,肯定是带回家供自己一个人享受。</p>


但他拿了这钱会干什么?</p>


是要让跟随他的所有人都享受。</p>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p>


贾六拿起装在盒中的两枝玉如意,玉质相同,雕工相同,显是大家手笔。</p>


一枝上面刻着个喜字,一枝上面刻着个庆字。</p>


价值不菲,拿到市面上卖的话,少说也得百两。</p>


随手拿起那枝喜字玉如意塞在杨遇春手中,“拿去玩吧,还有一枝给你那没出世的大侄。”</p>


杨遇春问了一声:“是二小姐肚子里的孩子么?”</p>


“嗯哪。”</p>


贾六随口应了一声。</p>


杨遇春点了点头没吭。</p>


贾六又拍了拍这孩子肩膀,一脸期盼道:“我跟李大人说过了,今年你就参加四川的武举乡试,先考个武举人,然后进京给我考个武状元回来,到时也出去带兵,做我的常遇春。”</p>


“嗯!”</p>


杨遇春重重点头,一直以来考武举就是他的梦想,为此拒绝贾大人直接安排他当绿营高官的好意,一心想凭真本事考上武进士。</p>


现在终于如愿能参加武举,这孩子心里肯定是欢喜的。</p>


武举考试同科举一样也分县府试,乡试,殿试。</p>


考中者叫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p>


殿试三甲同样叫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p>


相比明代对武举的不重视及武举考试的不确定,清廷对武举极为重视,并大力提倡,考试制度很是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参加武举考试趋之若鹜。</p>


这也使得大量汉人“武英”为清廷所用。</p>


不过清廷只有武举却没有武学,这让武科相对只重视弓马骑射,于策略几乎是空白,导致大清开国都一百年了连本正规军事教材都没有,不少人还是把《三国演义》当必修课目。</p>


贾六准备开办的四川绿营子弟武备学堂就是武学,既是武学,肯定要编写相应教材。</p>


贾六自己能搞个《步兵操典》出来作为新军训练手册,《战争论》、《海权论》什么的也能瞎凑和编出来,左右也就前世信息大爆炸接受到的那些玩意。</p>


但考虑这个时代的实际情况,相关教材还是要借鉴下洋鬼子的。</p>


毕竟这会洋鬼子已经往列强发展了。</p>


在工业是空白,科技是零的情况下,两世为人也得小步前进,不能一蹦一蹦的,那样容易扯到蛋。</p>


两个多月前贾六让刘德派人到广东联络天地会,除帮他到澳门采购军械、招募技师外,也负责搜集澳门市面上关于西方jūn_duì 训练、战术、工业、科技相关的书籍。</p>


到时翻译一下,结合大清的实际情况,弄几本像样的教材出来并不难。</p>


说实在的,贾六认为他的新军能达到后世学生军训的水平,武器装备即便是和洋人同等的情况下,也足以让洋鬼子跪下叫贾爸爸了。</p>


没办法,眼光摆在这呢。</p>


至于八旗,贾六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要给他个年发展时间,八旗子弟都得跟着他贾大帅一起开乾清宫的门。</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