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人,得加钱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宝刀配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宝刀配英雄!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正文卷第三百四十四章宝刀配英雄!“什么叫我打不过!”</p>


丈夫出征,妻子不在那唱一曲祝你寿与天齐就罢了,还一个劲的泼冷水,说丈夫没本事,八成打不过乱民。</p>


你说贾六来不来气?</p>


他是没拿刀砍过人,但不代表他的刀没沾过血。</p>


当然,媛媛的看法有一定道理,因为据她所知,自家这个丈夫压根就不是打仗的料。</p>


在金川的战绩,要不就是拿钱请吕大哥放水,要不就是厚着脸皮吹嘘。</p>


实际带湖广绿营打的那一仗,被媛媛的小侄子顾安带着百八十人撵得漫山遍野跑。</p>


为了丈夫安危着想,媛媛劝他不要鲁莽,最好找个借口把这差事推了。</p>


安安心心的守坟,等着湖广大乱不好么?</p>


贾六不与妇人一般见识,她懂什么?</p>


在金川他那是藏巧于拙,用明而晦,寓清于浊,以屈为伸!</p>


这次难得山东爆发清水教起义,又是在京畿眼皮底下,正是他向乾隆及满朝文武展示真正能力的时候!</p>


也算是给世凯出山打的引子,搞的铺垫。</p>


要不然光在景陵盗墓,怎么能引起老头子注意呢。</p>


打仗这种事,不是贾六吹牛逼,他其实是相当擅长的,只是一直以来不愿意表现自己这方面的本领而矣。</p>


区区山东教匪,那真是小小滴,不放在眼中的。</p>


要说金川那帮明朝遗民是越南游击队,山东这帮教匪最多就是个南韩白虎团水平。</p>


老子打不过游击队,还打不过你白虎团?</p>


“你且安心在这养胎,为夫去去就来,一个月定扫平教匪,凯旋而归!”</p>


立下誓言的贾六召集管委员主要工作人员会议,要求他们不能因为自己这个一把手出差,就对工作产生懈怠。</p>


这次去山东平教匪,贾六属于借用,临时差遣,没有正式官遣,就是单纯的领队大臣。</p>


所以本职还是东陵总管大臣。</p>


乾隆之所以没给他加官,可能是同之前三年不许晋升的口谕有关。</p>


平了教匪后,也必定还会回东陵。</p>


因为和珅说乾隆入冬之后要来谒他爷爷的坟。</p>


皇陵的守陵八旗兵丁肯定是不能用的,这帮人比贾六还差劲。</p>


四川的嫡系又太远,因此跟着贾六去山东平乱的只有身边仅有的15个索伦亲兵。</p>


相当于一个特种加强班。</p>


刘禾易这个联络处长没跟着,景陵工艺品翻新仿制这件事比平乱还重要,须他在景陵坐镇,协调四川生产基地,定期供应新的产品式样,确保客户圣祖爷满意。</p>


杨植得带着,算是政治秘书。</p>


另外带了刘新平,属生活秘书。</p>


还有一个刘家小子留给媛媛使唤。</p>


不必回京面君,听取皇帝陛下对平乱的具体指示,直接带人到通州等侯归他节制的禁卫军就是。</p>


半道,家里来人了。</p>


管家赵进忠奉老爷大全之命,将老太爷当年征战使用过的大弓给额驸送了过来。</p>


望着百年依旧保养如新的老祖大弓,贾六心中对平乱更有把握。</p>


虽然,他拉不动。</p>


但是精神激励作用明显。</p>


妻子如秀肯定有家书,书中自是万般担心,叮嘱丈夫这叮嘱丈夫那的。</p>


“回去告诉格格,山东乱民不过是无知乡民,围剿不难,叫她莫要担心...”</p>


打发赵管事回去后,贾六继续向通州进发。</p>


刚到通州,京里又来了一拨穿黄马褂的御前侍卫。</p>


带头的贾六熟,不是他之前单位乾清门卫处二等侍卫齐良栋又是哪个。</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