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人,得加钱 > 第四百零七章 火烧紫禁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零七章 火烧紫禁城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p>


历朝历代,皇城都属于禁区,平民百姓想进去难于登天。</p>


虽然也有,如前明万历年间发生过疯子闯东宫打小爷事件。</p>


但这毕竟是个别案例,且其中牵涉若干阴谋。</p>


哪怕是到王朝末日,普通人还是难以接近皇城的。</p>


可,大清例外。</p>


因为大清将北京分为内外城,也就是汉城和满城。</p>


满城于北京城的防御体系大概等同于明代的皇城保护宫城。</p>


满城内居住的八旗子弟也不是普通人,加之大小衙门都在皇城这一片,因此八旗子弟是能随意进入皇城的。</p>


宫中的太监和宫女甚至在皇城摆摊卖东西,久而久之,那些家道破落的旗人也开始进货到皇城兜售,客户不仅有宫中的娘娘们,还包括六部九卿的大小官员。</p>


别说,生意还很火暴,以致后来不少宗室和大臣也开始参股皇城买卖。</p>


有见识的大臣上书说皇城如此散漫,要是有奸人生事,那必然是能直冲宫城的。</p>


乾隆对此深恶痛绝,屡次下旨说近来门禁废驰,各处值班官兵全不认真管辖,以致闲杂人等任意出没,毫无规矩。</p>


自乾隆二十三年开始整治皇城“招商场”、“菜市场”以来,前后整治约有五次,然而每次都只能收效最多半个月,旋即又如老样,摊子照摆,保护费照收,市井熙攘,热闹非凡。</p>


甚至有旗人家住东城去西城办事,为省事省路程直接穿走午门,来去也是自如,无人过问。</p>


如此情况下,皇城防御体系于奸小眼中,实际便是零。</p>


整个皇宫,也就是宫城防御体系的最后一道关卡,实际就是乾清门。</p>


一大群人想要在乾清门搞事,那就真的小看护军和侍卫了,但几个人想要搞事,护军和侍卫未必就能注意到。</p>


如果搞事的人本就是护军和侍卫,那更就是防不胜防了。</p>


董友良,汉军正黄旗人,祖上是明花马池副将、顺怀庆总兵、大清湖广提督、国史馆修《贰臣传》甲等董学礼。</p>


乾隆三十八年随温福出征大小金川,积功前锋校。后木果木大败潜逃,被贾佳世凯收容,后经定西左副将军博清额引荐加入共进会。</p>


两个月前返调进京,以六千两谋得乾清门行走一职。</p>


最早在宫城放火的就是董友良。</p>


收到会中传达的放火命令时,董友良也是十分惊恐,然而他还是咬牙领受了命令。</p>


因为,他没有选择。</p>


董友良没敢在人多的地方放,而是悄悄跑到宫城东北角在建的畅音阁放火。</p>


由于在建,加之太后大丧,畅音阁没什么人值守。</p>


董友良悄悄进入后来到堆放木料的地方,四下看了一眼后蹲下从怀中拿出一本书点燃,又扒拉一堆木屑助燃,很快,火就升起来。</p>


最先燃烧起来的是那些被木匠锯下来的碎木头,很快那些完整的木头就被点燃,继而浓烟四起,大火在尚未完工的畅音阁火速升起。</p>


最先发现畅音阁失火的是一个老太监,当时就吓了一跳,急慌慌的喊着快救火时,却看到一名侍卫从着火处走了出来。</p>


“哎呀,失火了,大人快救火啊!”</p>


老太监以为对方也是发现失火赶来的,压根没有多想,然而那侍卫看了他一眼后,却突然拔刀向他砍来。</p>


都来不及哀嚎,老太监就被董友良一刀斩翻在地。</p>


四下里隐有脚步声传来,生怕被人发现的董友良不敢耽搁,赶紧从另一侧翻墙跑了出去。</p>


身后到处是“走水了”的惊呼声。</p>


从畅音阁逃出来的董友良也是惊魂未定,稍稍喘息一阵后,故作镇定的向乐寿堂走去。</p>


此地是皇帝专门为太后六十大寿修造的,后来一直闲置着。</p>


单一个在建的畅音阁着火还不足以让宫城大乱,乐寿堂便是董友良的第二个目标。</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