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人,得加钱 > 第六百零一章 我为元婴断青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零一章 我为元婴断青天

  大人,得加钱

如果说做官只是刚入门的练气小儿,那清官就是筑了基的老道,而青天必然是结了丹的高人。</p>


清官加青天再有尚方宝剑这等法宝加持,别说了,铁定元婴老怪!</p>


清官容易理解,就是廉洁奉公,不贪污,不受贿,不盘剥百姓。</p>


青天是什么?</p>


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不畏权畏、为民请命的代言人。</p>


具体表现就跟金超群一样,白天断阳间事,夜里审地府冤。</p>


跟王爷斗,跟太师斗,跟驸马斗,跟千千万万枉法官员斗,必要时候还得跟鬼斗,反正挺忙。</p>


当然,在清代,关于青天还有另一种说法。</p>


民谣曰:“带领穷人除清妖,从此穷人见青天。”</p>


这个青天贾六其实也能干,问题是付出的代价太大。</p>


也就是为之至少要牺牲掉千万百姓。</p>


不符合他变法维新只能牺牲满洲的初衷。</p>


这不是他对满洲有什么歧视偏见,因为他自个就是正宗老满。</p>


世上哪有人自个歧视自个的。</p>


原因是他认为满洲作为中国的统治阶级,享受了百年利好政策,因此不管什么事情都必须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如此才能体现满洲这一贵族的骄傲和高贵。</p>


也就是国家的发展需要满洲做出牺牲,那全体满洲就绝不能后退一步。</p>


赴汤蹈火的那种。</p>


妥协退让,是一个民族消极腐朽的开端。</p>


身为满洲领路人、大清最年轻的封疆大吏,贾六不允许满洲由一个一流民族降为不入流的存在,因为这不仅是对爱新觉罗的玷污,更是对他本人的羞辱。</p>


没当满洲前你满洲不成器,当了满洲你满洲还不成器,岂不是说我这个老满白当了么。</p>


要么全部牺牲,要么一个不留,包括他自己。</p>


这点狠劲,他贾六从来不缺。</p>


当初他在小寨强调的八旗武道精神,其实就是满洲贵族精神的版本之一。</p>


当下,他肯定当不了除清妖的青难听点的,他就是清妖大头目啊。</p>


一代目算不上,怎么也得算个二代目吧。</p>


因此退而求其次,先当个金超群。</p>


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名声值拉满,先晋级元婴老怪再说。</p>


别说,怪有精神头子的。</p>


真带劲。</p>


为官以来可是第一次碰到拦路告状的,这稀罕事过往还没有过呢。</p>


对于拦路告状,贾六原则上是认可的。</p>


因为这种事是封建时代受害人,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所做的不得已尝试,不是走投无路的那种,谁敢半道拦住大官出行的队伍?</p>


还好,出京的时候贾六再三交待下去,沿途不得扰民,也不得耍威风,一切要与民和善。</p>


碎嘴子叨叨,就差要护军官兵跟高速公路收费员一样,对看到的每一个百姓都要挂上笑脸。</p>


这才没有出现拦路告状的,被护军官兵当场用箭射杀的乌龙事。</p>


拦路告状也是这个时代很有效的喊冤手段,受交通工具速度限制,大官出行很容易走漏风声,走的也很慢。</p>


遇上了,一般为了名声着想,官员多多少少都要过问一下。</p>


认真一些的,自然就能还苦主一个公道。</p>


要是京里下来的,哪怕是一个御史,都能百分百明察秋毫。</p>


无它,如贾六这种想包装青天的官员,比比皆是。</p>


青天不仅是荣誉,更是政治资本。</p>


时代进步了,交通工具速度快了,这类事情渐渐消声匿迹,从此成为传说。</p>


心急火燎往前方现场赶的贾六恨不得插上翅膀,并在心中预演了若干画面,大致参考了狄仁杰、包拯两位。</p>


当然,主要是影视剧的画面。</p>


栓柱在后面一路紧跟都没能追上少爷的脚步,且看少爷的样子哪里像是听说有人受冤而感到忿怒无比,反而是兴奋连连。</p>


隐隐还能听见前方的少爷在哼小调,什么保定有个贾青天,铁面无私在人间,卧龙凤雏在身边,共进好汉来相助...</p>


少爷就是少爷,文采飞扬跋扈,那七步成诗的曹子建都得靠边站。</p>


临进现场大概百米处,贾六变脸似的掩去笑容,小步快跑也变成一步三顿,习惯性的一手负后,一手放前,面上是不怒自威。</p>


刻意走的慢些,好让栓柱同贴身卫队跟上。</p>


总督大人的牌面这个时候不展示一下,什么时候亮相?</p>


前方开路的护军是中军第一营,由原黑龙江索伦营改编而来,带队的是参领石尔泰。</p>


看到贾佳大人到来,石尔泰忙同部下军官上前行礼。</p>


贾六示意免礼,问石尔泰到底是什么事。</p>


“回大人,是个叫孙翠儿的姑娘为其兄孙乐和喊冤...”</p>


石尔泰简单说了下,然而紧接着却说刚才有安肃县衙的人过来将孙翠儿带走了,说此女是一个疯子,四里八乡都知道。</p>


“......”</p>


贾六没有骂石尔泰,他知道这些索伦汉子不晓得官场险恶,也不晓得地方都有哪些操作手段。</p>


好在,他知道。</p>


因为,他以前就干这个。</p>


这个行业打先秦开始就一直传承,只不过说法不同而矣。</p>


历代朝廷对此现象也深恶痛绝,制定若干制度确保苦主可以上告。</p>


如明代于都察院、刑部乃至锦衣卫衙门边都设有登闻鼓,鼓声一敲,天王老子都不得拦阻敲鼓人。</p>


清承明制,于三法司也都设有相关单位。</p>


问题是很多苦主根本没有机会进京,乃至连省里都去不了。</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