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人,得加钱 > 第六百三十一 章 督抚的官方会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三十一 章 督抚的官方会谈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正文卷第六百三十一章督抚的官方会谈大妹贾云不是在京里出嫁,因为二叔贾大忠三年前就主动出旗,并且举家搬到了京东地区永平府的临渝县。</p>


这地方离山海关不远。</p>


叔侄在出旗这件事上的态度,当真是截然不同。</p>


为了不被出旗,侄子是愁的肾都要虚了。</p>


叔叔倒好,二话不说领了都统衙门的相关补贴,卖了房子果断出京当汉人。</p>


如果不是侄子根本不是侄子,也许当叔叔的选择才是对的。</p>


信是大全叫人捎来的,原因是二叔不知道自家侄儿当上了直隶总督,因此信是直接托人捎到京里满城大哥家的。</p>


信上说大妹嫁的是滦县当地的一个姓林的秀才,比大妹大三岁。</p>


家里也是汉军旗出身,祖上曾随川陕总督李英国打过大西军的孙可望、刘文秀,不过林家早在乾隆二十七年就出旗了,算是最早一批出旗的。</p>


二叔大忠同林秀才的爹在旗里时关系不错,小时候一块和泥巴长大的,故而出旗后也去了临渝县,并在当地租了守关满洲兵的三十亩地,另外农闲时跟林秀才的爹一同到关外贩些皮毛到关里卖,一家老小生活还过得去。</p>


可能是一家生活重担所压,贾大忠自打出旗后就没回过京,也就是刚到临渝安顿下来时给大哥捎了两封信,说了下近况。</p>


那时候,贾六正在金川悟道,处于飞升之前。</p>


后来回京娶媳妇倒是想过通知二叔回来喝喜酒,信也托人给二叔捎去了,不想二叔跟人出关贩皮子不知道侄子结婚的事。</p>


总之,就是各种不赶巧,最后搞的贾六跟这个亲二叔一直没见上面。</p>


大全信中交待儿子哪怕事情再忙也要去临渝一趟,因为他是贾家第四代唯一的男丁,又是亲叔叔嫁闺女,天塌下来他这个大舅哥也得到场,把人情做到位,把这份亲情能延续下去。</p>


至于自己,大全真没法去。</p>


不是年纪大了不能坐车,而是他媳妇也要生了。</p>


赵姨肚子圆鼓鼓的,估计这几天就要临盆。</p>


就是倒霉催的,赵姨老公秦三竟然在军前殉国了,说是往前线运粮时叫贼人伏击了,可怜这官才当半年,真是天嫉英年,让人扼腕长叹。</p>


四川绿营特意派人过来报的丧,并把秦三因公殉职的35两银子给赵姨送了过来。</p>


结果赵姨一激动差点晕过去,醒来后就是哭天抢地诉说自己不幸的身世,这挺着个大肚子哪里能这么伤身,大全生怕有个闪失,天天在跟前伺候着,自是不敢离京去临渝喝侄女的喜酒。</p>


便让儿子代他去,另外托人给二弟大忠捎了一百两银票,一对纯金手镯,权算他这个做大爷的对侄女的一番心意。</p>


说来也是惭愧,贾六这两年对二叔一家还真没有半点照顾。</p>


再想小时候二叔对他的种种疼爱,自是无论如何也要抽空去一趟,顺便把山海关驻军的事情解决一下。</p>


山海关有一支1200人的满洲驻军。</p>


1200人不多,若是搁在别地贾六根本没兴趣搭理,可这支满洲兵驻防在山海关,所以他就必须要去一下。</p>


看看能不能把这道隔绝关内关外的重镇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免得将来贾氏代清有爱新觉罗子弟想不通往关外跑,给他添麻烦。</p>


大妹贾云的婚期是八月十二,今天是初二,还有十天,时间上完全来得及。</p>


贾六便让栓柱收拾一下,正式结束他在大沽水营的魔鬼训练。</p>


一个月的大练兵,可把他这位总督大人练惨了,小肚子都挺出来了。</p>


没法子,海参吃的太多。</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