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皇长孙! > 第707章:史上最强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7章:史上最强学霸

  大明皇长孙!

朱英不得不承认,他终究还是低估了士兵们的热情程度。


仅仅在军中发布令旨的第七天,京师及周边地区,就已经收到了十万的报名数目。


这还是已经送达京宫中的名单,实际上正在报名的更多。


关键是,朱英这令旨,是面向整个大明所有军士啊。


消息都没还没能传开呢。


大明如今有多少兵?


在进行更新换代,老兵退伍的政策下,依旧招收了更多的新兵。


除开去了倭国,安南外。


目前大明在籍的士兵,依旧有一百七十万之多。


在这其中,符合非独子,三十万岁以下两qiáng制条件的,至少都有五十万了。


最主要的是,这次招收的五万人,大部分都是辅兵。


朱英跟普通士兵的差距在于。


朱英很清楚这路上会遇到多么大的危险,五万人远征,或许能够回来的只有数千,甚至于全军覆没,死亡率极高。


可对于士兵,乃至于军官来说,哪有这么多的想法。


行军十年,啥都有了,傻子才不去。


这可是明晃晃的奖赏啊。


哪怕是最底层的士兵,总计都能拿到将近两千贯的宝钞,还能跨越阶层,回来就是军官,这简直跟天上掉馅饼一样了。


还不报名,更待何时。


而对于原本就是军官的来说,诱惑力也绝对足够,连升三级,这是在大明干十年能达到的吗。


政绩考核制度,可不仅仅在文官,jūn_duì 里也开始大量推行了。


军功不够的情况下,升职几乎是个巨大的难题,现在的大明想要获得军功更难了,就算有战争的出现,也不见得自己能够上。


那还想啥,报名啊。


因为此事,兵部尚书茹瑺都只能跑到坤宁宫来跟朱英诉苦。


“殿下,现在报名的人太多了,这里头还有不少托关系来找臣,想要加入到远征军中的,此事仅仅不过数日,就已如此现象,若是等到全国传开,怕是筛选都是个大问题啊。”


朱英有些无语。


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想了想说道:“君无戏言,既已下了令旨,当然不可能说现在就截止报名。”


“如此也算不错,先收集名册吧。”


茹瑺只能苦笑着躬身作揖:“遵令旨。”


朱英这个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才能有些不够用了。


最近两天,他一直让叶月清陪在身边画图。


画的自然是部分区域的世界地图,尤其是亚洲东北部到美洲大陆这块。


朱英画画的水平堪忧,只能让叶月清代替。


前世的记忆虽说模湖,但大概的世界地图还是有的,只能是让叶月清不断的改善,tiáo整比例琢磨出个大概来。


现在美洲大陆都没被发现呢,自然不会存在世界地图。


这个地图对于朱英,或者说远征军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行军的方向正确。


对于长达五年的探索队伍来说,有时候坚定的目标方向,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还有在迷路这块。


毕竟这是一条没有向导的路线,要保障路线方向的正确性,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尽可能的把地图画得详细些,远征军的成功率自然会提高不少。


朱英想去找老爷子商量下关于远征军的事情,却没想到这次竟然碰壁了。


抱着小文承玩耍的朱元章,语重心长的说道:“大孙呐,咱知道你的才能,几乎是无人能及,可你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揽在自己的身上解决。”


“一人的智慧是有穷尽的,不是任何事,都只能是咱爷俩出谋划策。”


“詹士府至如今,大孙也就任命了个狄玉森。”


“那狄玉森咱看了,确实办事还算不错,可他的才能主在破桉之上,如今的詹士府,哪里还有辅左储君的样子,天天都在跟刑部抢活了。”


“大孙要明白,詹士府的真正作用并非在于破桉,而在于辅左。”


一句惊醒梦中人。


朱英突然明白了自己的问题。


当上太孙之后,朱英政令通行,大肆改革。


朝堂早就被朱元章肃清一空,成了老朱家的一言堂,加上兵权上的把控,朱英不管怎么去搞,都几乎很难说听到反对的声音。


对也好,错也罢,反正令旨下达,照做便是。


皇权对于臣权的压制,在朱英多次改革,并且大明国库,内帑,以及高产作物一片丰收的情况下,达到了皇权时代有史以来的巅峰。


而在朝堂之外,蒙元打破了世家大族的传承,越是大的世家,便越是受到的摧残更为严重。


大明开国后残存的小世家,也遇到了朱元章这农民出身的重拳出击。


朱英有着远超当今时代的智慧,这智慧并非是他本身,而是来自于前世记忆的馈赠。


其实很多前世记忆里的政策,并不算太符合当下的情况,但偏偏他就通行了。


最大的弊端,其实是能否落地的问题。


然而朱元章的个人威慑力太qiáng,加上大明本就是个新创的朝代,开国堪堪二十多载,许多制度上的实行,也是在探索改进的基础上。


并且这些制度的制定,大部分都是以朱元章个人的意思为主。


这就让朱英在加入后,实行的改革变得畅通无阻,哪怕是有些偏远地区yīn奉阳违的,也不影响整个大明的大局变化。


朱元章的统治力太恐怖了,其行为也真正的讲述了什么叫做把一切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赵匡胤那叫杯酒释兵权。


朱元章直接就是斩草除根,剥皮充草。


别说是威胁,潜在威胁也给你干个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除了汤和的善终,可以说在开国功臣这一块,几乎九成九都死在了朱元章的前面。


换做任何一个朝代,哪里有皇帝敢这么搞。


朱元章这里,就一个字,杀。


别管你多少人,别管什么功勋,官职,爵位,杀!


没罪没关系,给你按个罪名就是了。


回家养老怎么行呢,这让咱如何放心,司马懿可是有前车之鉴呢,杀!


杀杀杀!杀出个朗朗乾坤,杀出个政令通行,杀出个皇权天下。


哪怕是杀神白起见了,那也得鞠躬作揖,自愧不如。


历来哪个朝代改革,变法,不是受到重重阻力。


明朝中后期,同样是如此。


但现在,哪有什么阻力可言,阻扰咱大孙变法?


杀!


不听大孙令旨,唱反tiáo?


杀!


上到文武百官,国公尚书,下到州府知县,衙役吏员。


若有不从者,便就一杀了事。


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朱英面对的大明,自然是最简单的难度。


反正搞不定的事情,交给老爷子就行。


朱元章也简单,管你对错,杀了再说。


朱英的变法改革,朱元章也是看着的,至于会不会对大明有动摇根基的影响,朱元章表示无所谓,反正不听话的,杀了便是。


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把提出问题的人解决了,自然问题也没有了。


朱英飘了。


换作任何人他都得飘啊,怕不仅仅是飘,要直接上天哦。


朱英的飘在于,他对群臣的看不上。


从朱英变法改革的动作可以看出,基本上就是套个前世的模版,然后找老爷子商量细节,最后开始实施。


至于奉天殿上群臣讨论这个环节,就不存在了,直接宣布命令,你们按照章程来办事就行。


这也导致个问题,在朱英的身边,没有辅左之人。


朱元章前期的有的,胡惟庸,刘伯温等等大量开国功臣。


当然,现在都被弄死了,晚年的老朱也不需要这些辅左之人。


他其实也安排了不少人给下两代,太子朱标就不用说了,最qiáng阵容团,哪怕是朱允炆,也有黄子澄,方孝孺,齐泰这些。


朱英没有。


因为他是chā队的太孙,朱元章也来不及安排。


还没回过神来,朱英个人魅力就已经无敌了,各方面比自己干得还要好,尤其是经济这块。


是以现在朱英的身边,没有一个能臣,或者说近臣。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