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锦绣农女种田忙 > 第1654章 遭遇(二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54章 遭遇(二更)

  锦绣农女种田忙

杨若晴放出了信鸽。</p>


可是,两日过去了,到了二伯杨华林做法事的当天,骆风棠他们都没有回来。</p>


“没回来,就说明他那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p>


杨若晴跟拓跋娴和孙氏她们分析着这件事的时候,眼底闪过一丝光亮。</p>


骆风棠是个极注重孝道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他接到了信,就必定会赶回来。</p>


长坪村的祠堂里,吹吹打打,炮仗作响。</p>


对于没有网络和电视的古代乡下农村来说,办这样的丧事,无疑是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p>


村里的那些妇人们,老的少的,带着小孩的,从上昼亲戚们送花圈,吹吹打打的时候就开始看。</p>


祠堂里面,老杨家的亲戚们送来的花圈,花篮子,白纸扎的马,纸糊的轿子,还有大屋子,以及金童玉女……</p>


这些,全都是这些看热闹的妇人们喜欢看的。</p>


看着,讨论着,比较着……</p>


晌午的时候,道士进门吃晌午饭,吃过了晌午饭,道士们把带来的那十八副关于地狱刑罚的挂画挂在祠堂的墙壁上。</p>


地上用朱砂画出了一朵朵的莲花和一些稀奇古怪的图纹。</p>


这无疑又成为了一大吸引乡亲们围观的亮点。</p>


诺大的祠堂,里里外外都是前来看热闹的人。</p>


因为老杨家放出了风声,这回的丧事要好好的搞一下,去去晦气。</p>


所以道士班子的阵容,比上回杨华安过世,还要大一些。</p>


庄户人家都信这些东西,于是,不仅长坪村,就连隔壁村子,都来了一堆围观看热闹的。</p>


夜里,杨若晴披麻戴孝,跟着堂哥堂妹他们一块儿参与了法事。</p>


杨华林这一走,就丢下了杨若兰和柏小子,还有福儿。</p>


杨若兰哭得可怜,许是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吧,哭晕过去好几回。</p>


柏小子身上也褪去了这个年纪孩子该有的调皮和灵动,接二连三的事情,让他显得有些木讷,自闭。</p>


至于福儿,太小了,啥都不懂。</p>


杨若晴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这三个遗孤。</p>


将来,恐怕福儿是相对而言最幸福的那个。</p>


为啥?</p>


老杨头说了,钱氏和杨华林都没了,杨若兰和柏小子自己都才勉强照顾自己,压根顾忌不了福儿。</p>


也不愿意去顾忌福儿。</p>


幸好,金氏极其的喜欢福儿,提出想要抚养福儿。</p>


杨永仙和杨永进孝顺金氏,都不忍拂逆金氏的意思。</p>


于是,福儿往后就跟着金氏了。</p>


“晴儿,添件衣裳,当心冻了。”</p>


孙氏不知何时来到了杨若晴身旁,递过来一件外套。</p>


杨若晴回过神来,这个时节,已经是农历的七月下旬了,热半天,凉半天,这深夜还真是有些冷。</p>


“多谢娘。”杨若晴道,接过外衣盖在自己的腿上。</p>


“宝宝还好不?”她问孙氏。</p>


孙氏道:“好着呢,跟着她奶奶睡了,雅雪睡在隔壁屋子里,有啥事都能照应到。”</p>


杨若晴放心的点了点头。</p>


下昼睡了一下昼,这会子一点都不困,睁着眼睛看着那边的道士们在那做法。</p>


咿咿呀呀,唱得抑扬顿挫,为首的那个道士穿着道家的服饰,在地上用朱砂画出的繁复纹路上跳来跳去。</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