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家族决定我做枭雄 > 第五章 触发一次纳头便拜剧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五章 触发一次纳头便拜剧情

  家族决定我做枭雄

谯郡温氏也好,渤海高氏也好,这些河北中原的赫赫大族,为了在一个个从塞北南下的马背政权统治下生存下来,造就了他们将实用的法家、兵家、墨家学问和维系礼法的传统儒家家学包容并蓄的实用主义姿态,长期处于战争包围中的族人们同样热衷于武艺、军事和兵法。走马灯一般你来我往的胡人政权大多对他们拉拢又充满提防,数百年来一直被迫处于政治上边缘化地位的关东大族反而始终保有一种强烈渴望主导政局的野心,否则温峤也不会有倾温氏百年积淀所有去参与洪化帝的改革赌博这种冲动之举了。</p>


在这个造纸术都未足够普及,活字印刷术更是影子都没有的时代里,温氏一族这样的世家可以说就是精英的集中地,像温修之、温摇光这般有着充分历练,精通军事、商业、治理、外交等学问的人物,平民和寒门里几乎不可能平白出现几个,除非也是穿越者。</p>


从前代汉魏时就逐渐被全天下认可的以家门、家声决定门第的风气,在世家们的不断推动下,通过九品中正制度的再造,形成了跨越当今天下三国国境的门阀概念,因此哪怕温氏地处北国,却可以和南朝大员建立起密切联系,即便流亡他国,照样可以使高州李氏出生的异国郡丞纳首便拜。</p>


作为一个穿越者,温浩才是那个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高的人,如果李郡丞可以和他交换身份,一定会高兴的蹦起来才对,如果是刘长真那种人,恐怕连想都不敢想了。</p>


这些在后世看起来愚昧的,落后的无形有形的东西或许也即将迎来它们的极盛而衰,但就温浩此刻而言,却将是他巨大的助力。</p>


没看另一个轨道上的历史里谯国龙亢桓氏的桓温从小没了爹,照样轻松掌握荆州,父子兄弟数代控制东晋半壁江山,而都督八州诸军事、三救东晋于危亡的名将陶侃生前威风无二,还有足足十七个儿子,可曾孙子陶渊明很快就沦落到只能“采菊东篱下”了么。</p>


既然温氏族人早有定计,自不愿久留于区区边郡小寨,有远道而来的李郡丞在,也免去了因无路引文告被沿途关卡阻拦的麻烦,便立即准备动身向竟陵郡城而去。</p>


竟陵郡是最近的郡城,也是荆襄方向北伐军的后勤出发基地,是南北交通要地,在那里最便于等待各方消息。</p>


当然,虽然只是一个郡丞,也算得到了梁国官方正式接应,派出使者向梁国雍州地区的负责人南康郡公刘毅报讯是必须动作,同时还有一封以竟陵郡名义发出的报书直接沿江送往都城建康。</p>


而据温浩所知,拿到李郡丞开具的路引之后,温氏族中常年负责商业,曾经多次来往梁国的温摇光就不见了踪迹,乃是提前赶往建康等地替温氏勾连那些南朝权势高门去了。</p>


虽然这些世家未必从内心看得上仓惶南渡的温氏,搞不好还会暗戳戳评价几句“伧父”、“丧家之犬”什么的,但最起码对外而言,他们必须要维护温氏这种大族一定的地位,最起码要摆在吴人旧族和寒族之上。否则往上数百余年,现在的江右高门哪个不是从北方逃来的,当时之所以他们一来到吴地就反而压制住了吴地土著们,还不是凭借的所谓中州家门,现在如果将温氏抛开,自家祖上又算怎么回事。</p>


甚至温浩还见到自己三叔公写了一封寄给南梁江州刺史、都督江州湘州诸军事周颖达的信,没错,就是那位南康郡公刘毅平生最大的死对头,义兴周氏的当代家主。</p>


那位周颖达大将军的幕府中有位极其得力的参军曾经是老先生的授业弟子,直让温浩感慨不已,对这些大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度更新了认识。</p>


巡检刘长真靠着几日来鞍前马后,顶盔带甲的随侍姿态也终于得到回报,总算得偿所愿,以幢长身份担任护卫护送温氏一族前往竟陵。</p>


这其中也离不开温浩发挥的小小作用。</p>


就在竟陵郡丞赶到黑山寨的第二日,叶县县尉也匆忙率着手下上百乡兵赶了过来,结果一进寨门就撞上了顶头上司李郡丞,可怜的张姓县尉兴冲冲的来,却只得了劈头盖脸一顿骂。李郡丞本着高度责任感,怒斥张县尉身居要职,管着一县军事,却在朝廷大举北伐的关键时刻擅离职守,简直是放松懈怠目无朝廷,严令他赶紧滚回去守着县城,否则万一大周趁我朝空虚出兵七八十万来打叶县怎么办。</p>


顺带李郡丞还留下了张县尉带来的百余名乡兵,正好本郡丞来的匆忙带的人手不够,这大队人马回去还得防着山贼什么的呢。</p>


张县尉也是见惯了官场上的人物,哪里不知道这位郡丞大老远从更远的郡城硬是赶到自己前头撵到这黑山寨,肯定是黑了心要越过这县一级别独自揽功,但委屈巴巴的他还打算努力一下,硬着头皮说自己好歹通晓军事,郡丞上官虽然职衔更高,但倒确实不是军事上的该管上司。</p>


这下李郡丞大怒,差不多是指着张县尉鼻子骂出了声:“我却管不了你这个县尉不成?我就是不管兵事,难道就不能处罚于你?你想学那霸陵尉不成!”</p>


这话听的一旁温氏众人都纷纷皱眉,高州李氏果然是家学不彰,霸陵尉那是尽职尽责阻拦贬官的李广触犯宵禁法律事后被李广公报私仇害死,可不是啥好名声,怎么拿自己比李广起来了。</p>


“下僚的意思是,愿随从北来诸位贤人充做护卫,自郡公统率大兵北进后,山岭间颇有蛮人贼寇趁势而起,吾熟悉地理人情,愿为诸位做个向导。绝不敢居什么功的,全听郡丞吩咐。”</p>


这次算是姿态做足,而且扯上仰慕诸位贤人,倒让李郡丞不好说话,犹豫间眼神瞟往温氏众人。</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