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家族决定我做枭雄 > 第十章 义兴周氏的谋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章 义兴周氏的谋算

  家族决定我做枭雄

湘州临湘城,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大邑,靠着丰沛的湘江水的滋养早在秦代就成为荆州南部的核心城市,长沙国、长沙郡,到了南北分立之后,建康朝廷为了分散上游过于强大的荆州实力,特意将后世湖南一带从荆州拆分出来设立湘州,临湘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湘州的治所。</p>


在这个时代,湘州在南朝政治版图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因南北战事而逃到此处的北方大量流民百余年的持续开发下,洞庭湖和湘江流域已从秦汉时的蛮荒之地变成鱼米之乡,强大的经济实力加上在遏控湘西诸多蛮部过程中磨炼出的强悍军事力量,使湘州刺史周颖达足可与掌控雍梁的刘毅分庭抗礼。</p>


义兴周氏在南朝是一个特殊存在,其祖上周鲂开始就在孙吴为官,与顾、陆、朱、张并列为东吴大族。吴亡后,其余各家为迎合新朝风气,纷纷转向文事,崇尚文学清谈,出了不少陆云、陆机一类名士,却也因此始终被北地大族用门第浮华压制。唯独周氏反其道而行,反而转向专攻兵家,出了一大票名将,在乱世中反而隐隐地位更盛,南朝民间俗语吴地强宗莫过于周说的就是义兴周氏这一家。</p>


在南朝无数次的阴谋叛逆,包括那两次改朝换代的过程中永远都有义兴周氏掺和的身影,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义兴周氏又又又拉出数万强兵投入一场南朝政乱演变成的内战的情况发生。有时运气不好,他们就会带着残兵败将退回江州和湘州的乡土间,联合二州那许许多多大小豪强以及蛮酋山越共同迫使胜利者重新接纳义兴周氏的投诚,而那几次成功的下注甚至让周家的甲士有机会跟随新君旗帜踏入建康城,周颖达的湘州刺史位置就是当今大梁皇帝对登基时周氏支持的回报。</p>


但周颖达坐在这个周氏最显要的位置上才明白如今的义兴周氏在达到历代煊赫顶峰的同时也有太多尴尬,无论如何,义兴周氏始终是东吴旧族、南国土著,是掌握建康朝局那些人眼中的外人,是“蛮子”,容忍周氏一族掌握湘州和江州两个大州已经是世族们的极限,若要再进一步,义兴周氏立刻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敌人。</p>


否则周颖达自认自己文韬武略,在用兵上绝对比自己最讨厌的人也就是南康郡公刘毅要强上几百倍,部下调教出的湘州甲士绝不逊色于天下任何强兵,又怎么会每次北伐都被死死按在湘州看湘江水,还不是朝堂上对周氏的提防。</p>


但周氏如今在老巢江州如同自成一国,周颖达又掌控湘州十数年,到了这种地位,别说不想再进一步,就是后退一步,都会有无数人扑上来撕咬分食。</p>


正是有着许许多多的遗憾和不甘,周颖达才在十几年的压抑中变得越来越羁傲不逊,脾气暴躁,就拿那位南康郡公刘毅来说,周刺史平均每月都要上书一封到建康朝廷弹劾他用兵无能、治州无方,而到了这次北伐出兵后,已经进化到了平均每十天一封。</p>


就在周大将军正虎虎生威的构思今天要如何痛骂刘毅老狗的新奏章时,来自豫章老家兄长周元起的一封信打断了他的思路。</p>


见到这封打着最紧急标签的家族密信,周颖达喝退左右,独自一人在房间内看完,随即唤来了自家最信赖的两个人,一位便是温延老夫子当年的学生,湘州刺史府参军司马邱行之,另一位则是周颖达之侄,周家当代家主周禹之的儿子,现掌管周颖达亲卫的周言世。</p>


二人匆匆赶来,踏入周颖达所在房中,只见他正盘腿坐在胡床上,侧身靠着一个几案,一手撑着上身,一手托着腮帮子。见二人赶来,周颖达指了指身前平放着的那封信,示意二人拿起来自读,等到二人传阅着读完,他才发问。</p>


“言世,你父亲的才略远远过于我,这些年来我还从未见他判断错过哪件事情。不过这信里的事情,你还是说说你怎么看吧,毕竟都是我周家家事。”</p>


周言世是个健壮的年轻人,闻言立刻闷声闷气的说道:“叔父,父亲既然说温氏值得结纳以为奥援,那必然是对的。只是,送去钱粮甲胄也就算了,区区几千人的用度,湘州府库里随便挤出一点都绰绰有余,可父亲还要,还要.......”</p>


“还要将你那嫡亲妹子许给温峤那幼子对吧。行之,你与那温氏族老温老夫子有师徒之情,这事你怎么看。”</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