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家族决定我做枭雄 > 第三十九章 善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九章 善后

  家族决定我做枭雄

温浩本人当然会乐意带着部下这些兵马直接杀到南阳去参加南阳保卫战,但从实际来说这根本不可能,战后他还有太多事情要做。</p>


很多时候如何胜利不是问题,胜利以后怎么瓜分果实才是问题,既然闻香教在竞陵郡的主力已经被击溃,连同那些勾结投效闻香教的人物也都丧失了和豪族联军对抗的勇气,那么整个竞陵郡的局势肯定会很快暂时安定下来,众人的心思也活络起来。</p>


首先是报功,前面已经有几篇雄文打底,如今却是实打实的击溃闻香教数万大军,当然要更加锦上添花才行,温浩和温修之两位有官职在身的人牵头,再拉上坐在郡城中功劳从天降的李郡丞一同联署了报功文书,温浩大笔一挥,直接来了句破贼四万有奇,反正也没人会计较这些。</p>


结果雍州州府那边特意派了名雍州参军左丞赶到竞陵,亲自指导大家怎么写这封报功文书。</p>


首先咱们高瞻远瞩英明智慧的雍州刺史、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卫将军、南康郡公指导有方,他老人家虽然人在北伐前线,但在出征前就已经周密布置,安排妥当,再之后则是雍州州府和竞陵郡诸位官员个个公而忘私、稳妥认真的按照南康郡公的布置应对得当,快速果断打击了一群闻香教跳梁小丑。</p>


然后实际领导战斗的温氏众人也必须要大书特书,温氏势头正盛,光在前线参战的就有两名郡守郡尉级别的大人物,是万万不能埋没功绩的。</p>


宣城太守温修之勇于任事,心怀朝廷,感念陛下仁德,自告奋勇散尽家财前往击贼,又有新上任的汲郡郡尉温浩年少有为,忠心国事,和温氏一门诸多忠勇之士主动为大梁朝廷的事业担担子,终于讨伐了闻香教,都是大梁皇帝陛下用人有方,鄱阳王殿下慧眼如炬,选出了这两位忠臣义士。</p>


至于剩下的江氏柳氏等等的功劳则是一笔带过,这种级别的人物功劳有竞陵郡和雍州幕府里各位官员看到就行了,反正少不了他们的好处。</p>


当然击破的贼人数字也变成了六万这个吉祥数,若不是考虑到十万人的数字太过惊世骇俗而且朝廷有七万以上战报由兵部和尚书台专门派人查验的规定,雍州幕府就得报出这个数字了。</p>


当然,建康朝堂里也不都是傻瓜,这种地方报来的战报向来是打折处理,真正要看的还是俘虏、斩首、缴获之类。</p>


这一战俘获的俘虏起码有上万人之多,事后割下的耳朵也有四千多,有这些做底子,一场大胜是再挑剔的检视也要确凿无疑的。</p>


报功的表文和几大车用石灰腌制的耳朵加上各种旗帜之类的物件一并送往建康,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p>


雍州幕府还非常够意思的表示这次报功的一切上下打点费用由州府出了,完全不需要竞陵郡众人分担一钱,之所以这么大方是因为州府上下实在是太需要这份实打实的功劳了。</p>


北伐过程中大后方却闹出这么大规模叛乱,整个南阳郡至今还是乱成一团,更不要说闻香教在雍州根深蒂固,之后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事情,叫诸位官员如何不慌。</p>


更重要的是第一责任人南康郡公如今正在北伐前线为国操劳,这口锅他老人家完全可以往旁边一推,再者说了,咱们南康郡公这辈子闯的祸多了去了,打的败仗可以写出几本书,还不是高官得做高爵得享,人家做官靠的是血统又不是能力。</p>


可别驾、治中、诸位曹缘可就没有那么厚实的背景了,南康郡公的副将和别驾从来是第一难做,每次出事最后都是这两位背锅,所以雍州别驾萧思话已经足足十来天睡不好觉了,直到温浩大破闻香教将匪众赶出竞陵郡的消息传来才算睡了第一个安稳觉。</p>


送走了州府大员,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战利品的分配了,缴获的浮财和粮食虽然为数不少却不是众人最关心的问题,至于闻香教的兵器则大多是破铜烂铁大家都不屑一顾。</p>


和这个时代的所有人一样,众人最关心的还是土地和人的分配,闻香教裹挟了数万人众,这些人原先的土地自然都是逆产统统都要没收,而这上万人口也同样是一笔宝贵财富。</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