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汉逆 > 第六十一章 选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一章 选卒

  汉逆

两刻之后,兵卒用过饭食,恰好高顺也来了降营中。郭景命旗令兵敲响了大鼓,各屯候队率逐级下令,一千八百多降卒按曲在山下列成三座方阵。</p>


高顺、张辽、郭振三人往各曲挑选兵卒。</p>


当初,足一千三百流贼与四百户流民中才选出六百堪用的军卒,所以此次郭景的要求也不高:一千八百流贼中能挑出六到七百壮卒就行。</p>


一是耿成有交待,兵在精不在多,再多就会养不起。二是挑的太多,估计会滥竽充数。</p>


按照耿成的计划,一个枪兵装备如下:丈八长枪加上尾攥逾二十斤,配刀五斤,木盔木甲二十斤,藤牌二十斤。再加战时必备的单兵口粮和水囊,武备全重逾七十斤(皆为汉斤)。</p>


若是日后富余,木甲定然要换成铁甲,到时就是八十多斤。车马充足或有专门的辎重营还好说,就怕步营单独行军。若是体力差一些,走个一二十里就得累趴下,还怎么打仗?</p>


长刀兵更不用说,只一把大刀就超过三十斤,普通兵卒至多挥舞十来下就喘的跟狗似的。接耿成的看法,高顺手下那一百长刀手委实是没人了才在矬子里面拔的高个。真要按唐中期选拔陌刀队的标准,估计连一半都剩不下。</p>


所以此次选丁力气为先决条件:兵卒背一块一百斤的大石绕曲阵走一圈,大致一百米左右。能走完全程石不落地就算合格。</p>


而后再优中选扰,力更大者体形高壮者补入战兵营,也就是之前的新营充为刀手,归高顺统率。其余合格的丁壮编为新营,由张辽操训。</p>


而后再视剩余降丁体质,另选三百到四百成立后营,也就是辎重营,主要负责车马、辎重、粮草、兵械等等,郭振为曲候。</p>


再剩下的则运往强阴,交由田章耿坚等人,或是挖矿或是烧炭,更或是屯田……</p>


不过一个时辰,初步选拔就有了结果。比郭振料想的要好很多,能背着大石绕阵一圈的降卒竟有一千四百多?</p>


这也要赖于代郡太守王杰穷追猛打,周仓等人逃进了黑山竟都不放过,官兵照样追了进去。但凡身体素差些的贼丁早被淘汰了。</p>


所渭大浪淘沙,只要活下来的多少都有些长处:要么力气大,要么跑的快,其中亦不乏悍勇之卒。</p>


郭景与郭振行伍多年,郭景更领过兵。高顺以前干的就是挑兵选兵的活,就连张辽也时常被耿成提点,见识亦涨了不少。</p>


所以这几人都能看出,若是比较,这伙降卒的体质比战营新军都要高出不少。而且全是厮杀汉,作战经验比新军高的多,完全可以就地整编,全部编成战兵。</p>


但耿成天亮临走时明确交待:降卒整编兵员不能超过一千,最好控制在八百以内。再要是多,强阴就会负担不起。</p>


所以郭景一时犯了难。</p>


犹豫许久,他才叹道:“先选一千,挑一百壮卒编入左曲(战兵),六百编为右曲(新兵),剩余三百编为后曲(辎重)!”</p>


只选一千?</p>


周仓不解道:“余者如何安置?”</p>


“运往塞城,编入民营!”</p>


所谓民营也就是民夫,不是屯田就是修城,周仓委实觉的可惜。</p>


即便李先不停的在给他使眼色,但他还是问道:“校尉,这一千八百余丁皆为久经阵战的老卒,若是编为民夫,是否有些大材小用?”</p>


确实有些,但不如些又能如何?</p>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更会挠乱军心,总不能在这许多人面前直言不讳:强阴的粮食养不了这么多的兵,所以才需挑选部分熬盐烧炭,才能换来钱粮……</p>


郭景徐徐吐了一口气:“此事塞尉自有计较,元福且先随我回营,待塞尉尉自障城回返后我再等商议,如何?”</p>


若是直接下令周仓还不觉的如何,但郭景却是一副商量的口气。他心中不由一紧,连忙应道:“校尉勿怪,是仓孟浪了!”</p>


“元福言重,李曲候日后亦不必如此谨小慎微。塞尉常言:君子之义,一于理义。小人之心,一于利欲。故不以言废人,亦不以人废言,方可安兆民,成大事……”</p>


李先的脸红了红,只是做揖,嘴唇蠕动了许久却不知如何应对。</p>


郭景只是笑了笑,翻身上了马:“回营!”</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