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风起云集话两宋 > 第00017章.陈桥兵变(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0017章.陈桥兵变(上)

  风起云集话两宋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小皇帝和他的母后符太后,正在大殿接受百官新春朝贺。</p>


出场的有辅佐小皇帝的文臣有范质、王溥等人,武将有赵匡胤等人。</p>


本来张永德应该要前来的,但是因为他已经被赵匡胤排挤出京城了,所以目前整个朝廷已经掌控在赵匡胤的手中。</p>


范质等人都是文官,掀不起什么大浪来,赵匡胤并没有放在眼里,他只需要通过各种关系和这些文官搞好关系就可以了。</p>


本来赵匡胤最不放心的就是jūn_duì 了,但是目前的情况对他来讲也很是有利的。</p>


除了张永德之外,其他的人可以说都是赵匡胤的兄弟或自己人了。</p>


唯一需要他注意的就是张永德的二把手韩通,这个人手握重兵驻守在开封城之内,而且对新皇帝和太后忠心耿耿,是绝对不可能被赵匡胤拉拢的。</p>


如此看来,赵匡胤如果真的想成事的话,要想不动干戈,减少杀戮,就必须离开开封城才行,否则整个城市必定会有一场血光之灾。</p>


除了我们在前面说过的,赵匡胤作为一个优秀的出牌手已经快胡牌之外,他还做了很多思想和舆论的准备。</p>


木牌事件不管是不是他干的,这已经算是一部分了。</p>


另外的舆论准备,就是通过老百姓口口相传“主少国疑”。</p>


意思就是说皇帝年龄太小,没有办法担当大任。</p>


作为皇后的符太后,又不是小皇帝的亲生母亲,只是柴荣在临死之前仓促册封的皇后,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民间,都没有什么威望,没有办法行使国母的威仪。</p>


除此之外,他们还到处宣称,某一天看到了两个太阳。</p>


古时候的人们就通过这种办法去宣扬,然后达到某种目的。</p>


一时之间,整个后周国家从上到下人心惶惶,整个王朝的命运究竟如何,不管是谁都没有把握,尤其是在京城之中,人心惶惶。</p>


当然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得意的应该就是赵匡胤等人了。</p>


这个时候,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走上了历史舞台,一个就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光义,另外一个就是赵匡胤非常重要的谋士赵普。</p>


后者和赵匡胤并没有任何血亲关系,但是因为这个人曾经被赵匡胤的父亲看好,然后极力的推荐给赵匡胤,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紧密了。</p>


上述的舆论准备和他们这个小团体有莫大的关系,甚至有的是由他们直接策划的。</p>


话说这一年的正月初一,文武大臣正在朝堂之上,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时候,突然之间有前方急报。</p>


我们今天进行合理分析,这所谓的前方急报应该是赵匡胤伪造的。</p>


具体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大意是这样的,契丹和北汉联合用兵,大军南下,正准备进攻后周的首都开封。</p>


小皇帝一听,立马就吓哭了。</p>


这好日子才刚刚开始,没想到一下子就可能会陷入血雨腥风之中,他幼小的心灵,一下子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p>


再说,年轻的太后也是六神无主,因为她从来没有执政经验,就只能够把期望寄托在文武大臣的身上,尤其是赵匡胤的身上。</p>


“陛下,臣请带兵出征,为国分忧!”赵匡胤听到前线的消息也是万分的着急,就连忙跪倒在大殿之上。</p>


“爱卿,快快请起……”看到赵匡胤如此主动,小皇帝和太后两个人不由得很是感动。</p>


之所以如此感动,应该是赵匡胤这个人很会演戏,居然演的跟真的一样,一下子就迷惑了涉世不深的小皇帝和符太后。</p>


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在场的一班文臣也被迷惑了,甚至包括辅佐小皇帝的范质和王溥等人,也许此时此刻他们在心里想的是柴荣,果然没有看错人,而且把张永德的兵权给篪夺了,也是非常正确的。</p>


“恳请陛下下旨,臣将为国万死不辞!”在赵匡胤的再三恳求之下,小皇帝果然中计,就马上下诏书出兵。</p>


这一次可不得了,按照诏书的内容,赵匡胤可是得到了调集后周所有主力的权力,完全有力量和契丹还有北汉周旋了。</p>


也许有人会说,这满朝文武,难道就没有人看出来这个消息可能会有假的?</p>


我想这个问题问得好,能够在朝为官的人,怎么可能就没有脑子呢?</p>


尤其是范质等人,他们的情商和智商应该是后周一等一优秀的。</p>


既然他们都没有看出来,那么只能够说明一点,赵匡胤已经掌握了整个国家系统的主动权。</p>


这也是赵匡胤这些年积极经营和维护的结果。</p>


既然小皇帝他们已经中计了,那该做的戏都已经做完了,赵匡胤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去一一付诸实施了。</p>


很快,当他退出大殿之后,就开始进行了周密的部署。</p>


和整个朝廷的欢天喜地不同,此时此刻的赵匡胤却非常小心,甚至有些忧心忡忡。</p>


因为他接下来干的事情,如果一招不慎,都有可能会满盘皆输,最终会招致灭族的后果。</p>


按照古时候行军打仗的惯例,出征的jūn_duì 分为前军、中军和后军。</p>


赵匡胤等人经过周密的安排,让他的二把手慕容延钊作为前锋,带领一部分人马朝北开进。</p>


关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们两个人从小就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关系好的不得了。</p>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他们两个人面和心不和,随时有可能会翻脸。</p>


综上种种,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他们两个人可能会达成某种默契,比如说互相称兄道弟,进行利益互通。</p>


但是,如果一旦这种默契打破的话,都有可能会变成对手。</p>


当他吩咐慕容延钊作为前锋出发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了。</p>


小皇帝知道他的反应迅速,就非常的欣赏赵匡胤忠君爱国的精神。</p>


这些事情,现在想想真的有些讽刺的意味。</p>


由于形势对自己越来越有利,赵匡胤的胆子稍微大了一些。</p>


他觉得有必要再最后加强舆论的攻势,也许是要给京城的人们再打一支预防针。</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