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风起云集话两宋 > 第00021章.李筠之乱(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0021章.李筠之乱(中)

  风起云集话两宋

此时此刻的赵匡胤一心想到的是光复隋唐以来的大好河山。</p>


唐朝直接衰落,到最后灭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军事制度。</p>


这就是藩镇节度使制度!</p>


想当年安史之乱,整个大唐王朝的人口居然因为这场战乱,原本六千多万的人口,最后只剩下了两千多万。</p>


由此可见,这场战争的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p>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战争连年不断,皇帝经常换如同走马灯一般,人口自然也是大量减少的。</p>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觉得应该要百废待兴、修身养息,不要采取过多的武力,这样就会使民生凋敝,永远都不可能恢复。</p>


眼下的这个李筠,他觉得应该做一个典型来处理,只要把这个典型处理好了,那么其他的那些有二心的地方军阀势力,就一定不敢轻举妄动。</p>


赵匡胤随即召见了赵普和他的弟弟赵光义两个人,三个人又商议了一番对策。</p>


赵光义主张马上使用武力征讨,然而赵普却持不同意见,觉得现在行使武力恐怕为时过早,应该再观察观察。</p>


他们商议到最后,赵匡胤觉得其实还可以给李筠最后的机会,如果局势有所缓和的话,那就最好不用兵了。</p>


有意思的是,当李筠把赵匡胤的使者冷言冷语打发走之后,这事很快就传到了北汉的皇帝刘钧的耳朵里,他觉得可以利用南方的这两个主要势力的矛盾,自己可以从中获利。</p>


于是,在考虑一番之后,刘钧就提起笔来,给李筠写了一封密信,具体的内容我们没有办法弄清楚,但是大致的意思却是可以搞定的。</p>


大意就是说,你李筠不要担心,也没有必要把赵匡胤放在眼里,我已经看他不爽很久了,你如果有想法的话,那我们两个人都可以联合起来,完全可以对付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且忘恩负义的赵匡胤的。</p>


果然不出所料,当李筠接到这封密信之后,真的如同久旱逢甘露,刚开始着实兴奋了一番。</p>


不过接下来,恐怕就让他感到没那么高兴了,因为不管怎么样,他毕竟已经接受了赵匡胤的领导,作为他新的老板。</p>


如果刚刚接受领导又立马背叛的话,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p>


他的部下和他是持完全不同的意见,以至于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和北汉联合起来,反对新建立的宋王朝。</p>


到了最后,李筠觉得如果真的这样蛮干的话,那么吃亏是肯定的。</p>


很快他就想了个办法,就把北汉给他写的密信,完完整整的派人送给赵匡胤,这意思再明显不过……</p>


赵匡胤,你看有人拉拢我反对你,我都没有同意,这下你放心了吧?!</p>


他的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职场厚黑学!</p>


当赵匡胤得到这些密信之后,不由得冷笑几声,心想李筠还真的是把自己当成一回事了,不知道他赵匡胤将会使出何种手段。</p>


“陛下,臣有一事相告!”说这话的正是赵普,此时此刻的他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智囊。</p>


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李筠给赵匡胤的一封邮件,想必赵匡胤应该是遇到麻烦了。</p>


于是,就专门前来打探情况。</p>


“爱卿,李筠这人想造反,可是他又给我写了这么一封信!你觉得这事我应该怎么处理?!”</p>


赵匡胤感到有些犹豫,到底是用不用兵,他有些举棋不定,于是就想听听赵普他们的意见。</p>


“陛下,大宋刚刚立国,目前还需要修生养息,不宜这么早对外动兵。”赵普认真的想了一想,说道。</p>


“那既然如此,咱们就假装没看见吧,接下来还要等他继续出招才行!”</p>


君臣二人商量之后,一致的意见就是把这件事情暂时搁置下来,不追究李筠的责任。</p>


不仅仅不追究,赵匡胤还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任命李筠的儿子李守节到开封来当皇城史。</p>


这个职位虽然不是开封尹,但是毕竟算得上是京官,好吃、好玩、好喝的伺候着,这此处在偏远的上党要好得多。</p>


因为此时此刻的开封,已经距离《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一幅繁华的景象不远了。</p>


每天的街道上,河道的两岸熙熙攘攘的到处是人,到处是车,到处是船,吃的喝的,玩的,都是行运一条龙!</p>


宋太祖一上任就颁发了很多内部管理制度,他彻底地废除了唐朝时期的宵禁制度,这种制度就不允许人们晚上出来摆摊设点,自然也就限制了社会的发展。</p>


从赵匡胤的角度出发,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其实就是为了麻痹李筠等人,使得他们至少从思想上不会变得那么神经过敏。</p>


另外,把他的儿子调到身边,其实也可以使得他的力量有所削弱。</p>


因为上阵父子兵,想来他的儿子应该也从老父亲的手里得到了很多权力。</p>


接到赵匡胤的书信之后,李筠觉得,这事儿也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就很快答应把他的儿子送到了赵匡胤的身边。</p>


他这么做有点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国君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另外一个地方作为人质。</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