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风起云集话两宋 > 第00024章.消灭李重进(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0024章.消灭李重进(一)

  风起云集话两宋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p>


既然换了皇帝,那么臣子也就是像走马灯一样得换一换了。</p>


现在这个走马灯,终于轮到了李重进。</p>


接下来的大戏又将继续开演,主角是赵匡胤和这个李重进。</p>


李重进的母亲是福庆长公主,因为是皇亲国戚,李重进的仕途一直很稳,他在后周的时候,担任的是禁军统领,可以说是大权在握,权倾一世。</p>


当初郭威还在位的时候,很是担心李重进和柴荣的关系水火不容,他就在临死之前特意安排两个人之间明确了君臣关系,这样就不会造成皇室内部的争斗。</p>


其实,看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李重进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官位,并不全然是因为他的皇亲国戚身份,其实在行军打仗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p>


作为后周的开国大臣,先是跟着郭威,后来是跟着柴荣一起,打了很多胜仗,完全是有骄傲的资本的。</p>


当赵匡胤还是一名小小的下级军官的时候,他就已经为后周王朝指挥千军万马浴血疆场了。</p>


所以说,从资历上来讲,李重进是有些瞧不起赵匡胤的,这在论资排辈的社会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了。</p>


想必各位朋友在工作岗位上,有的时候会遇到这种问题,哪怕你的本事再大,但是有些资历比你深的人,还是多多少少会流露出这种想法的。</p>


尽管他看不起人,但是李重进这个人还是有些优点的。</p>


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对皇帝忠心耿耿。</p>


他跟着周世宗柴荣,在高平战争和淮南战争中,立下了很大的战功,但是却并没有因此居功自傲。</p>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很多的历史教训,比如跟着明太祖朱元璋一起打仗的大将,有些就因为居功自傲,最后丢掉了性命。</p>


如果这些大将多读一点书,也不会遭到如此凄惨的下场。</p>


由于李重进的这个优点,柴荣对他越来越信任,为了使他能够出任位高权重的侍卫司统帅,柴荣不惜砍掉另外两员大将的脑袋。</p>


这样就能够给他顺利的让个位置!</p>


在后周最后一个皇帝,周恭帝柴宗训上位的时候,对于李重进委以更多的重任,让他兼任宿卫军统领,并且还出任淮南节度使。</p>


他在担任节度使这个职位期间,曾经给淮南地区一带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对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他后来之所以敢于造反,是因为他在这一带积累了很高的声望,而且也有了很多财富的积累,包括今天的江浙一带。</p>


这些都给他发动叛乱,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p>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成功当上开国皇帝之后,对李重进是有所防范的,包括解除了他对禁军的指挥权,让韩令坤取而代之,只是给了他一个中枢令的虚职作为安慰。</p>


只要李重进有正常的思维,赵匡胤这么做很不厚道,对他来讲肯定会有所影响的。</p>


至少,从忠诚度上来讲是如此。</p>


不过,这个人还有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懂得韬光养晦,不喜欢做出头鸟,和刚刚被赵匡胤收拾的李筠是完全不一样的。</p>


他不管是谁,哪怕是对赵匡胤都愿意在表面上化解矛盾,以免产生更多的不利后果。</p>


尽管李重进有这两方面的优点,为人和善且谦恭有礼,但是他的外表通常会骗过对他不了解的人。</p>


他有一副高大的身躯,黑黑的脸庞,看上去十分的粗鲁,这完全是两个极端。</p>


在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李重进尽管口头上表示支持,但是在内心的深处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p>


为了试探一下赵匡胤对自己的态度,李重进曾经要求以节度使的身份到开封朝贺,赵匡胤当然是看透了他的心思,就婉言拒绝了他。</p>


赵匡胤也是一个厚黑学的高手,他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个危险分子来到自己的身边,给自己添麻烦。</p>


并且,给他写了一封诚意满满的信,用一种外交辞令的口吻,拒绝他的要求。</p>


当然,李重进自然也不是无能之辈,当他接到这封赵匡胤的亲笔信之后,就知道两个人的未来必将是刀光剑影的。</p>


于是,他在自己的地盘扬州开始招兵买马,巩固城池,做好发生不测的打算。</p>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不知死活的李筠居然开始反叛赵匡胤了,这使得李重进知道之后乐开了花。</p>


他心想,总算有个垫底的,在前面为自己做榜样。</p>


这对于他的韬光养晦的行为,还是很有帮助的。</p>


为了鼓励李筠继续和赵匡胤对着干,他特地派遣自己的亲信翟守珣前往潞州,和正在忙活着的李筠搭上了线。</p>


已经彻底和赵匡胤翻脸的李筠,当然也是很开心的,只不过他把自己外援的绝大部分希望放在北汉的身上。</p>


希望北汉和契丹一起,能够给他足够的帮助。</p>


谁知道作为亲信的翟守珣,却干了一件让他非常失望的事情,简直是在背叛他。</p>


早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翟守珣,虽然口头上答应了李重进的要求,但是实际上在送信的过程中,却直接改道开封去了。</p>


当他偷偷摸摸的来到开封之后,很快就找到了自己过去的老朋友,现在是太祖朝中的枢密承旨李处耘。</p>


翟守珣很快就找到了李处耘的家,两个人很快就搭上了线,李处耘设宴招待了翟守珣。</p>


在酒过三巡之后,翟守珣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并且希望对方能够将自己引荐给赵匡胤。</p>


李处耘知道他刚刚离开潞州到他这里来,心里就明白了个八九分,很快就同意了他的要求。</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