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之穿越的英宗 > 第三十七章 善火器者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七章 善火器者胜

  大明之穿越的英宗

“卢领,率兵救驾,身先士卒,护驾有功,今朕决意设一近卫之军,为全军之典范,且冠以皇家之名,为朕之亲赐之军,望汝无负朕之期望,早成强军,为朕杀敌,为大明扫荡余敌,为我明军树一范例。命卢领任大明皇家近卫第一团之团长,宋开为大明皇家近卫第一团之思想委员,钦此”,朱祁镇经过了思考,决定由宋开来担任这个思委,这样子的话一个是可以保证绝对的忠心,另一个也是他要尝试将锦衣卫的功能性开发到最大。</p>


接下来卢领和宋开两个人都领旨谢恩之后,朱祁镇又看向了邝埜,他的这位兵部尚书,“邝卿,大同如何?”“禀陛下,昨日于谦及三万骑兵已至大同城下,现驻扎在离城不足五里的城外,这时今天早上刚到的奏报,同来的,还有于谦的一封折子。”邝埜站出队列回话,顺便将于谦的折子呈了上来,朱祁镇让何正接过折子,递给自己,他翻开看了看,是于谦对于前线军情的描述,“敌于五日前逼我大同,臣到时,与城中总兵谈论此次瓦剌犯境,知鞑子已在城西北方不过区区二十里之地东胜驻扎,且敌趁夜色,以棉布裹马,连日增兵,今大同所对之寇不下五万之众,臣进言不可速战,宜使敌知我主力未至,再佯败于寇,使其大军出沙井赴东胜,我大军即日出发,在敌未至之时于途中伏击寇之主力,以期一战而定矣,且大军北出克复沙井,则漠南可图。”</p>


朱祁镇看了一眼奏折不置可否,只是先放在一边,“给于谦传旨,他现在要做的不是肃清漠北是要给蒙古人一个震慑,现在消灭为时过早,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申,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赫赫战功的背后不知多少汉家好儿郎葬送沙场,现在他要做的是展示态度,只要打疼即可,我们现在对于蒙古人还没有绝对的优势,贸然进行决战必定会损失惨重。”。</p>


虽然朱祁镇很清楚于谦的计划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样做的话,调集的兵力绝不是三万五万可以的,那是至少十万大军的调度,而消耗的粮饷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现在朱祁镇要的是发展,朱祁镇确信,只要能给他一年时间,蒙古绝对不再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隐患,漠南也绝对不会是终点,所以大同这一战必须打,但是只是威慑,只是给朱祁镇的发展争取一个时间,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朱祁镇要的绝对不是一个即使得到也可能会失去的草原,他要的是一个可以将展望欧洲,可以源源不断提供战马,提供牛羊以及乳制品的草原,这是战略层面的,不仅仅是一个战术上的胜利可以解决的,教员说过,战争历史中又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全新局面的。</p>


这就是战术胜利跟战略胜利的本质区别,战略是大的趋势的把握,而战术只是在某一局部的表演。而朱祁镇所要的就是在战略上对蒙古的彻底兼并,毕竟身上带着未来数百年的成功经验,他对此有绝对的信心,但是首先是他要有时间,他需要一个没有外部干扰的时间,任何的战争都是对于国家资源的消耗,都是对于经济建设的严重迟缓,所以在最为重要的第一年没有完成目标的时候,对蒙古在大同开展一次中小规模的反击作战已经是他的底线所在。</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