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明之穿越的英宗 > 第四十一章 白话文运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一章 白话文运动

  大明之穿越的英宗

朱祁镇顿了顿,看着这些个文人,“朕决定报纸不再以文言文为语言,而是要以白话为主,就像是三国和水浒那样的白话形式,而且甚至朕要求你们更是要在现在白话的体系下将白话文更加进一步的突破,而且要将《洪武正韵》进行改良使其更加易学。”其实朱祁镇这样一说,这些个人精级别的文人都明白朱祁镇的意思,无论是以白话为主要报纸文章撰写形式,还是改良洪武正韵,究其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开民智,其实要论起来大明的百姓应该是文化程度不说最高最起码也可以排进前三的存在了,原因很简单,开国皇帝,朱同志就是个苦出身,深知百姓没文化会被地主盘剥的更加深,所以老朱同志极其重视社学,在朱元璋及至朱棣的时代,基本上大明每个村子都会有一所社学,县有县学,所以明初才会有百姓押着贪官污吏进京告御状,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百姓看得懂朱元璋的旨意,圣旨的解释权不再被文化人地主老财把控,而且朱祁镇的命令也是极其白话的,基本上只要在社学好好学习过的都看得懂,同样的也诞生了明小说,因为没有需求就不可能产生产品。</p>


“陛下,摒弃文言雅文而开白话之报,可否是有失体统啊?”一个文人起身了,对着朱祁镇说到,朱祁镇撇撇嘴,心里想到,我还想改革文字搞出些简体字呢,当让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为时尚早,而且步子迈的太大,对身体不好,容易扯到档。</p>


“朕自然知道白话不及文言之雅,但是诸位也知道,虽然文言雅,但是正是这份雅却是阻挡了我大明向顶峰迈进,他束缚了我大明七成以上的人只能进行枯燥的工作,我大明空有巨大之人口,但是为什么却连区区火器被西夷所强呢?正是因为我民智未开,百姓没法真正的用脑子去或者,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而贪官污吏却又抓住了这一个弱点肆无忌惮,欺上瞒下贪墨公款。”朱祁镇正视着这些人,这些文人也清楚这些问题,只是时间长了他们其实一个是习惯一个是随着时间推移,文人的老毛病犯了,他们要追求自我身份的优越感。</p>


“诸位,其实你们想的朕很清楚,你们也很清楚不过是自身优越感的作祟,但是真要告诉你们,真正的优越感不应该是自我感觉到的,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大家去认可的,道德高尚的人,即使身无分文也将是优越的人,优越感只应该建立于人格之高低上,而不应该建立在阶级之高低上。”,朱祁镇边说眼睛里越是放出光芒,他是文科生,这便是他的主场,“改文言为白话有八要义,一曰:需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需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晦涩之典;七曰:不讲无实之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朱祁镇一兴奋直接就把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来的八大要义加以改造给说了出来,毕竟现在他想要的‘白话文运动’倒是和胡适想的差不多,不掺杂政治,只是单纯的文学,文化上之改进,虽然任何文化的背后都将是政治,但是朱祁镇要把这件事对政治的影响降到最小,最起码在他完成一切的部署之前不能对政治产生像新文化运动那样的影响,但是朱祁镇依旧需要这场运动即使对于帝制而言开启民智无异于为自己掘开了坟墓,但是朱祁镇依旧要亲手撅起第一楸土,因为此时他所考虑的不再是朱明王朝,而是华夏。</p>


“诸位,开启民智,是朕心中早已决定的,而且太祖爷也是早有尝试,可见这也是太祖爷所想的,朕虽不肖但是依旧想继承太祖遗志,开民智,诸位,可愿与朕同行否?”朱祁镇最后又搬出了朱元璋来说事,毕竟朱元璋确实是开启民智第一人,而且即使到了现在朱元璋的教育政策依旧带给了朱祁镇极大的便利,毕竟现在的明朝可以说是建立了这个时代最为完备的教育体系,而且成熟的科举考试又可以为他选拔人才,只要他再进行一些内容上的调整,他想信这套教育系统足够帮助他撑过最为难熬的改革初期。</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