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明代县令 > 第291张 边关之急(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1张 边关之急(四)

  明代县令

“臣等附议!”一干大臣私底下一阵窃窃私语后,最终还是同意了。


张太后一见,微微点了点头,“如此,接下来就是调兵遣将的事宜了!”张太后说着,望向堂下的兵部侍郎张嵩,道:“张大人!军中事务向来都是你在主持,如今我们还有多少兵马可调用!”


“回太后!我朝北方九镇皆有驻军各五万,其中大同和宣府最近,可调去兴和!其余各镇相距兴和甚远,恐远水解不了近渴!”张嵩说到。


“如此两镇兵力也不过十万,对上鞑靼的十万骑兵,安有胜算?” 张太后不由得担心起来。


一干大臣闻言都沉默了,显然也觉得头痛,就在这时,有人建议道:“太后不必忧虑,其实我们还有兵力可调!”


徐秋澗在一旁,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因为说话的是户部侍郎苟钱,此人一肚子坏水,岂能会有什么好主意?


张太后闻言则面色一喜,不禁急切道:“苟大人,快速速道来!”


“我京师还有京军十一万,可调五军营和神机营十万一同北上!”苟钱得意道。


徐秋澗一听不由得心里一紧,这狗ri的当真出的馊主意!京军的主要职责是防卫京师,根本不适合出京作战。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便将京军分成三部分,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其中五军营为步骑兵,神机营是掌管火药兵器,而三千营则负责放哨巡逻。


京城总共十一万兵力,调走十万五军营和神机营,仅剩一万三千营,毫无战力,万一京师有变,便很是危险。


显然想到此中厉害的并不止徐秋澗一人,于谦很想到了,并很快反对道:“此行断然不可!京军乃防卫京师的最后一道保障!岂能随意调走?望太后不可采纳!”


“哼哼!于谦,如今开平沦陷,兴和也迫在眉睫,若不派重兵将敌人阻击在外,到时兴和和宣府都将独木难支,京师危在旦夕,即便有十万京军又能如何?”苟钱冲于谦冷哼道。


“苟大人言之有理,北方胡人彪悍异常,若兵临京师,对我大明必然是一场浩劫!”张太后显然也很赞同苟钱的说法。


徐秋澗不禁心里一提,赶紧拱手道:“还请太后三思!鞑靼善骑兵,兴和地形千沟万壑,一旦入侵兴和,战力必将大打折扣,我军仅需十万兵力便足矣!无须再调动京军前往了!”


“徐指挥使!本官看你是自信过头了吧!鞑靼军士彪悍野蛮,即便不用骑兵战力也在我军之上,我记得永乐年间,太宗皇帝领兵五十万,御驾亲征,结果也惨败而归过!足见鞑靼之战力惊人,我们区区十万人也能抵挡?”苟钱显然有意针对徐秋澗。


“苟大人!战端未开,你何以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于谦闻言,很不满的对苟钱说到。可惜话音刚落,幕帘后的张太后便冷声开口了;


“行了!本宫觉得苟大人之言并非没有道理,为了保险起见,本宫同意,调京军十万一同北上!”张太后道。


“太后还请三思!”徐秋澗和于谦下意识跪在了地上,请命道。


“够了!你二人虽有才识,但事关我大明基业,本宫不得不慎重!”张太后直接回绝了徐秋澗二人。随即又看向徐秋澗道:“徐大人!既调兵已定,剩下便是遣将了,你觉得可派谁带兵前去增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