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回到秦朝当皇子 > 第三十三章:论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三章:论势

  回到秦朝当皇子

虽然檀香难寻,可以檀香这种优异的功用下,迅速风靡咸阳。尤其是黄河沿岸富裕城市迁徙而来的十二万富户,对于这种远在天南的宝贝,珍爱不已。


檀香树是一种半寄生植物,生长极其缓慢,通常要数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长最慢的树种之一,成熟的檀树可高达十米。


檀香木质细致,甜而带异国情调,余香袅绕。以此凭借,迅速被权贵钟爱,而供给檀香的龙川县令赵佗也顺利博得了权贵们的喜爱,就连廷尉许谨这个抠门的家伙也难得给扶苏带了一盒。


身为副将,掌控南岭要地。赵佗以三十六岁的年纪成为帝国闪耀的将星。这已经是足够炫目的成就了。然而赵佗仍旧这么努力上进,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


扶苏喃喃自语:“野心太大,这并不是件好事。”


萧何含笑点头:“公子高瞻远瞩,萧何佩服。”


扶苏干笑一声,摇头:“若不是你提醒,我也注意不到这些。岭南地处偏远,偏偏又布置了重兵。咸阳卫戍军还频频增兵岭南。虽说为国开疆辟土数郡,不过具是偏远苦寒之地。徒劳税赋,干耗民力。偏生那些将相还以此得意,殊不知,钱粮不济。民生凋敝。纵然征服天下,那又如何?”


萧何点头,对扶苏的认识是欣慰不用。少有权贵能意识到秦国在四面征伐之时已经陷入了难堪的境地。财政的压力越加严重,京师的卫戍军开拔岭南增援,固然数郡之地需要戍守之故。可同样,数十万大军在咸阳四周驻扎,后勤压力实在太大了。


对于秦国而言,产粮地首要的自然是秦陇之地。不过供给京师数十万大兵已经有了压力,更何况又从中原各地迁徙过来了十二万富户。粮食压力已经让治粟内史花白了头发。


其余产粮之地,中原地区需要攻击北方军的军粮。三十万大军的压力同样重大,更何况中原各地数倍于秦陇。地方驻军所需要的粮食储备同样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最后,便是江左江右之地。太过遥远,暂且不计。最后的,就是川蜀。自古川蜀都是富裕之地,秦朝得川蜀后,源源不断的财富和粮食从川蜀沿江而下,支撑了秦国数次灭国之战。


虽说川蜀和秦陇相隔百里,然而秦岭等地高山险峻。栈道虽然修筑,但交通不便仍旧严峻。川蜀靠近岭南,又有水路便利。就近补给军粮实属不得已之举。


两人相谈,说到这里,都是面色沉重。秦朝现在已经显出疲态,帝国的两个拳头,一个在北抗击匈奴,使得草原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一个在南方,为帝国开疆辟土,防御新的敌人。


此时的秦朝,就如同一个巨人一般,两只拳头都用力击出去。腹心之处完全空了出来,露出一个天大的破绽。偏生似乎所有人都相信秦朝仍旧是那个横扫八荒,威镇寰宇的秦国。秦朝的心脏之地咸阳的那些权贵高官们,也都相信帝国可以递千世万世。而龙座之上的那个父亲,似乎也认为天下已经没有可以威胁统治的人,他只要考虑自己意志的贯彻有没有阻拦,自己的生命能否够延长万年,长生不死。


这些话,扶苏憋在心里。没有和萧何说,不是不信任。而是有些话,心知即可,说出来徒劳无益,甚至徒惹灾祸。


说完帝国大事,自然就要谈及自家的家事了。萧何拿出一个木板,开始道:“廷尉大人和郎中令大人在咸阳尚好。据查在咸阳的总舵探子寻到的,共有三百余名低级官吏投靠了鱼阳古,韩尝,李斯等高官。许大人和周大人手下留下的,只有三十余人。除了十七名明面上有师徒下属名分的官员外。其余二十一人潜伏而下,没有异动。”


扶苏闭眼沉思,不过额前的青筋欺负显示了这位天下间第二尊贵的人物心中并不如表面上那本平和。似乎是太过疲累劳累,声音有些嘶哑道:“军方那边,又如何了?”


萧何面上的表情缓和许多:“有王老将军照拂,李斯他们不敢妄动。不过,郎中令周校已经被调遣入川蜀,任蜀郡郡尉,统领一部京师下来的卫戍军。”


扶苏一想到那个如千年坚石般顽强同时又强悍非常的丞相。心中一阵烦躁,胡亥真是太过好运。竟然能得李斯这般大才相助。


再一听周校竟然已被调离,张张口。呐呐无言,徒然狠狠一拍车上的小桌案:“竖子……欺人太甚!”


萧何赶紧解释宽慰道:“公子莫急。郎中令虽然职位耀眼掌控京师卫戍。不过眼下京师之军日趋减少,能够得一部校尉。已经是天大的幸事。毕竟咸阳之事,公子眼下鞭长莫及啊!”


萧何一番解释,让扶苏迅速平静下来:“鞭长莫及,终究是根基不固的缘故。”说完,缓缓掀开窗帘,看着地平线远方矗立的一个砖墙深厚的城墙道:“北疆,便是我第二个根基之地!”


ps:有时候,一度想要转为架空了。秦朝的史料不多,偏生有些还不确切的。关于京师中央的jūn_duì ,在秦始皇诛杀嫪毐的时候,史料明确记载中央有jūn_duì 驻扎。根据秦朝的军制:


秦王朝的jūn_duì ,置于皇帝的严格控制之下,负责全国军事行政的官吏为太尉,战时随时任命将军统兵,秦有上将军和前后、左、右诸将军。jūn_duì 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郎官由郎中令统领,卫士由卫尉统领,负责宫廷内外的警卫。负责守卫京城的屯兵由中尉统领。地方兵置于郡、县,一般由郡、县尉(亦称都尉)协助郡守或县令统率,平时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听中央调遣。征调地方兵,需以皇帝“虎符”为凭。边兵主要负责边郡戍守,由边郡郡守统领,下辖都尉和部都尉。


jūn_duì 可分为京师兵、地方兵和边兵三部分。京师兵主要由郎官、卫士和守卫京师的屯兵组成。


然而,在历史上秦末农民大起义中。秦二世用的都是些什么jūn_duì ?第一,首先是在修筑骊山陵和阿房宫的七十万民工。这其中有因为犯罪被放到这修的,也有被征召来的。这些人被章邯临时组建起来的。在巨鹿大战中,章邯和王离联手。却因为赵高的背后一刀使得章邯打胜了死,打败了死。于是巨鹿中是军力配比是秦朝破败的北方军和一群民工集结的中央军对战六国jūn_duì 和项羽这个武力值超高的变态。


秦朝的三大jūn_duì 系统,北方边兵被赵高和秦二世亲手废掉。南方边兵更是因为赵佗的个人野心率先独立。最后的中央军却是史实不明,故而我只有采用眼下这个解释。


边兵抽调入京师,京师并入边地轮战。这个解释十分正常,故而才有了眼下的推论。这些都是个人根据史实,结合自己的判断这才写出的。准确性嘛,各有看法。各抒己见吧。


ps这些685字不算字数,正文三千三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