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回到秦朝当皇子 > 第四十六章:究根问底话田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六章:究根问底话田赋

  回到秦朝当皇子

绕了这么一大圈子,扶苏在解决雁门大患的背后,是欠了一大堆的人情和债务。当然,这么大的付出后面。扶苏也很快找到了解决长城问题的方案!


很简单,刑徒!


一场大战的结果一千多个首级,还有就是六千人的俘虏。扶苏当然不能当慈善家用后世的人道主义来关怀一干前敌人。于是,扶苏很干脆地全部当做刑徒发配去干活了!


有了六千人的壮劳力,自然也不用愁去修建长城的人手。而且,这六千人都是豪族的私兵。干过的龌龊事情不知凡几,手中染下的鲜血也不晓得有几尺深。去修建长城,即使再累也绝对不高于其应有的刑事处罚。


劳力有了,自然就不用扶苏征发三郡的徭役。况且,眼下还不到农闲春夏之时正是一年劳作的时节。即使这时候抽调徭役,也绝对不会好过六千个精壮的劳力。


除了要求长城项目的监管方不要太过苛责,长城这事在扶苏手中就基本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蒙毅那边不会犯两难了,也不用再担心长城修建对三郡恢复产生的负面作用。


除去长城问题得到完美解决。扶苏此战的战争红利还不止于此,有道是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虽说眼下还没大炮,可道理还是相同的。这战事一起,扶苏手中的钱就哗啦啦地往外流。直愁得扶苏的管家婆王芙直皱眉头。


可战事一完,扶苏手中立马就哗啦啦地往仓库里搬钱。四大豪族不是季福那种暴发户,也不是北地郡陈家那种劫匪积累的土豪。作为正儿八经的前赵贵戚,这百年积累下的财物,粮仓,店铺田地几乎可以叫海量来形容。而四大豪族查抄入库的流动资金,加上便于移动的珠宝首饰,金银玉器。一共便有六千万秦半两。


当然,抄家作为政府行为。扶苏摸到的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要去交公。毕竟,在逐渐萎缩的税源和急剧增大的开支上,秦政府的财政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地步。始皇能够百忙之中细致地询问扶苏在雁门的行动,钱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长城的修建,直道的逐渐完工,驰道,五尺道,阿房宫以及超级大项目秦始皇陵。这些都需要海量的资金来填入,可以用好大喜功来形容的始皇的确在这些工程上太过急切。


在雁门的扶苏很明白,自家事情自家清。作为扶苏的老爹,始皇的身体的确不好了。也许也就是这个原因,让嬴政在这几年里接二连三地上大项目,大工程却对连连告急的财政情况视而不见。


但国库毕竟不是聚宝盆,将要养老鼠的国库使得始皇不得不将不多的精力投入到钱财的问题上。而恰好,两个百年豪族和两个继承百年豪族的家产足够他用一阵子了。


交上相当大部分的公款后,扶苏截留下的私款让王芙几乎每日看到账单都是笑嘻嘻的。连带着,对几乎近在咫尺:九原的那个女孩子也不甚介意了。


财迷般的王芙当起了管家婆,管好了扶苏自家的钱袋子。


而同样,扶苏和萧何、庞录也一起开始为日后雁门郡的地方财政做计划。逃过战后清洗的庞录多了一定戴罪立功的帽子,算是为百年世家豪族庞家留下了一丝火种。而同样“脚踏两只船”的李家也留下了血脉:李左车。是扶苏而今雁门郡兵的作训官,是扶苏最近杂糅出的一个职位,位同县丞官秩五百石,算是朝廷有品级官员之中的最底层。


扫开四座大山的扶苏和萧何、庞录讨论雁门财政的时候,时不时都会带有一丝庆幸的感觉。


秦庭不是末世,也不该是末世。奋发图强的始皇虽说有些迟暮,但若是国家能过得到良好转型,应当还算是国力的上升期。


但六国的沉淀实在太深了,深到陷于内乱的秦庭在虚弱之中随时都可能被六国沉淀下的力量掀翻。


财政困难的秦朝在税源上实际上有相当大部分的短缺折扣。


要说税赋制度,秦统一六国后,在原有赋税制度的基础上,对赋税制度进行了改进。田租、赋税是秦国家的重要财产来源。为了保证国家取得田租,防止农民逃租及其他损失,秦律对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田律》规定了田租应交粮草的种类、数量,如每顷地”入刍三石,藁二石”刍:喂牲口的草,藁一种草本植物。可以作药用;《仓律》规定了地租的保管,”入禾稼、刍、稿”要记帐并上报,每个仓库都要有一本帐。为了防止官吏据田租收入为己有,秦律规定了”匿田”罪,如果部佐已向耕田农民收取了田租,却不向上级报告,已经将土地授给农民并已收取地租的,就是犯”匿田”罪。


扶苏临时查抄了六千万钱,可实际上雁门郡三府能够截留的只不过一千万就顶天了。要想让雁门郡从财政苦难的泥潭里走出来,根底,还是要从田赋着手。


好在,第二项战争红利委实让扶苏轻松了许多。而这,究根问底还要说说秦朝的财政情况。


未完待续,补上47之前的46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