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回到秦朝当皇子 > 第六十五章:限役令后紫衣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五章:限役令后紫衣卫

  回到秦朝当皇子

同时,因为先期剿灭四大豪族而让雁门郡百姓对扶苏产生的隔阂感也有此一并转化成了巨大的威望。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雁门从原先的恶性循环迅速转成了良性发展。新增出来的六万户隐户也让雁门郡的人口首次超越了蒲公在任时的鼎盛时期。


同时,由于扶苏先期铁腕搞廉政,虽说不至于让每个吏员都是洁身自好。可至少也让吏员的手脚都开始渐渐受到约束,越来愈多的吏员愿意享受合法的体面生活,而非阴影下的奢华。至于那些因为惧怕高赋税,高负担,高徭役而被迫隐藏躲避赋税百姓也开始自动登记造册,补交拖欠税款。


同样,以而今政令贯彻的情况下。也不会在出现什么扶苏喊收一文钱,下面却收一石米的情况。因为扶苏一直没有动手干预的监察御史何辜可不是什么和蔼可亲的慈祥翁,而且郡守府里可是有一大帮子想要建功立业红了眼的青年。这些视扶苏为偶像,被许谨精挑细选出来的干吏可都是一个个办案的能手。自然,在扶苏几番豪言壮语的刺激下,一个个嚷嚷着抓贪官,揪污吏。将扶苏当初那句“还雁门一个青天”谨记在心,当做圣旨来遵循。


有了这样一群愤青盯着,下面的官吏一则在高薪的引诱下不想动作,二则在监察御史府的目光下狠狠吞口水,哪里还会那么没眼色地胡作非为?


有了一系列好的政策政令,同时还有一个健康高效的行政体系扶苏想要做什么事情还有做不成的吗?更妙的是,经过减赋令限役令的施行,扶苏治下的百姓已经将扶苏视作他们的青天了。扶苏在三郡下的威望急剧提高!自然,扶苏要收“这么少”的口赋时,有谁会不愿意?


于是,尽管口赋从一百二十钱降低到了三十钱。可此次收上来的口赋却要远远多于去年收上来的口赋。


而今,雁门的户籍在做了一次彻底的隐户清理行动后。已经恢复到了十三万七千余户的盛况,十三万户将近十四万户对于一个边郡而言是极其难得的。


十三万七千余户,去掉雁门在服役的四千户人,以及无田可耕,迫于生计的无产者被迫在豪族铁幕下当做无户佃农的四万余户。整个需要交纳三十钱口赋的户口数是九万三千余户。按照秦朝强分户法令,一户大约是一夫一妻不定数目子女计算不定数目妾室计算,九万三千余户就是十八万陆仟人要交纳三十钱的口赋。也就是说,这九万三千余户交纳的口赋大约是五百五十八万钱。


再算上两万余需要交纳重赋当做罚款的隐户,这约莫四万人需要交纳三百三十四钱的口赋以表示偿还以前欠下的税款。这四万人大多都是家境不错的小地主,在土地兼并之上“卓有成效”的有产者。对于这些人,扶苏可从来就没有什么手软的意思。所以,此次口赋的大头便是在这两万户人身上。一共有一千三百六十万秦半两左右。


也就是说,两项一合计,此次扶苏收上来的口赋便有一千九百四十八万钱。


“发财了,发财了啊!”扶苏手上拿着纸质账本,看着郡仓里满满当当的都是秦半两。心中不住地叫着这几个字,此刻扶苏心中的惊喜实在是难以言表。


“一千九百四十八万钱。便是而今高涨的粮价,也有差不多一百万石粮食了啊。发财了,真发财了,至少此次的军费是不用愁了,更不用说这些官吏的工资。”扶苏心中欢喜,脚步也是轻快了不少。此次扶苏视察郡仓,就是想看看将近两千万秦半两堆在一起是个什么模样。


当真正满满一个军营校场大小的小围城里,十数个庞大仓库摆满了此次口赋成果时,扶苏心中那股子得意劲真是难以言表的。将近两千多万秦半两,可是较去年口赋收取真真切切多了有三倍啊!


看了前两个钱仓,后面刚要走过去,却是司仓曹吏仓勤一脸尴尬的样子。弄得扶苏也是莫名其妙,不过等口中那股子味道一传来,扶苏顿时就是明白了。


走了不久,接下来的几个仓库却是彻彻底底成了养殖场!什么鸡豚狗彘,什么米麦粟青菜,活活让扶苏这好好的郡仓成了一个大卖场。而且还是储量极为丰富的大卖场。


看到扶苏脸上这捉摸不定的表情,仓勤小心翼翼地解释道:“禀使君,这些鸡豚狗彘,米麦粟等等实在是税吏下乡时收不到秦半两,这才给弄的实物。”


此刻留守在外面的卫队突然进来一名紫衣卫士,这紫衣卫士赫然是扶苏身边最为精锐亲近的贴身侍卫。只见这紫衣卫士掏出一封密信,扶苏迅速看完,看向如同大卖场一般各色气味弥漫,各色叫声嘈杂的郡仓,眼中神光涌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