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回到秦朝当皇子 > 第七十五章:扶苏谋革商税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五章:扶苏谋革商税律

  回到秦朝当皇子

时间到了始皇三十七年的七月二十日。


夏税的征收已经到了尾声。徭役的准备工作也进行得差不多,只等农时一过,到了农闲的时间便能北上修筑长城了。此时的长城,可一直都靠着原来的体系运转,但中央的物资输送任务转移到了扶苏手中,若是不尽快过去,极可能酿成大错。


自七月初那十天西市齐氏商行的大降价后,在七月十一日起一直到七月二十日。雁门本地的商户也开始降价出售,大体价格回落到了正常价位。


自从年初开始一直持续上升的物价在七月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下降,而且还是下降如此之多。


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齐氏商行和扶苏物资丰富的郡仓联合,便是以前四大豪族在,扶苏也能轻而易举地将物价硬生生拉回来。更何况,当扶苏赚足之后,雁门四行首便已经俯首认输,根本不在硬僵着不肯调低物价。


经过十天的时常整顿,雁门的时常恢复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七月二十日,扶苏上奏咸阳任命萧何为雁门郡长史的奏章也得到了通过。


萧何,从一介御史台小吏短短一年时间成为官秩六百石掌握一郡财政实权的地方大员。堪称奇迹,而这奇迹,则是扶苏一手提携而上,对其可谓重用。


而萧何为扶苏分担郡署政务也终于在这一天有了名分的归属,而非原先,名不正言不顺。


边郡不同于内地郡县,在郡守、郡尉、监察御史外还设有长史。因为边郡多远离内陆,中枢需要加强控制,同时为了转运所需长史的实权很重。所以,在雁门获得税赋自理的权力后,扶苏紧接着便将萧何推上了长史的位置。


有了长史,便有权力征用每年税赋将交给中枢的那部分。当然,这也是始皇瞧着税赋都给扶苏修筑长城,不然如何会这般大方?


当萧何担任雁门长史之后,汇集善无县县令,雁门郡署司仓曹吏、西市市长。召集了在雁门的所有商户,颁布了《雁门商业法》《雁门商业税收条例》。


其中《商业法》算是对雁门的商业做出了一系列行之有序的规定,算是肃清商业混乱的一大利器,是保护和规范商业发展的律法。而《税收条例》则是扶苏这一系列用意中的核心部分,为的,就是征收商税。


首先扶苏便是学习汉武帝,将山林湖泽,盐铁金银矿脉一并收归了国有。严令私人不得开采,开采不足一年时间的责令放弃。开采有五年历史的,准许办理手续,交纳一定比例的收入算作开采费。


而盐铁被扶苏收归国营,对于酒业扶苏则暂时没有收归国有。


除此之外,扶苏下令废除雁门关税。原本各郡之间设立的关卡一律废除,欢迎外敌商户进入雁门发展。废除对楼烦人的贸易限制,设立边贸互市用以楼烦人和华族人商贸。


设定十税一制,对在雁门交易的商品,实行收取价值的十分之一当做商税。对外运进来的粮米、免除商品税。对在奢侈品收取高额的奢侈品税。对有店铺的商户,按照店铺收取一定比例的秦半两当做税收。


同时,扶苏下令允许扩大西市的范围。


对于在十字大街上,非市区范围的商铺、酒肆酒楼等。实行登记,交纳相对较高的手续费和准许经营费。


总之,扶苏算是杂糅后世的想法。一方面用开放的态度使得雁门能够吸引相当的外来商户入驻。同时,通过较为有序的商业税收制度为官署增收。


而这一切最初始的原动力则是齐玉雪给扶苏的情报:林胡王派出使者,向匈奴人索要宝马。这意味着东胡人和匈奴人的矛盾开始公开化了!


而促使扶苏加快商税行动的则是即将上门拜访的这个胡人女子……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