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寒门宰相 > 五百六十六章 帝王心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五百六十六章 帝王心术

  寒门宰相

,寒门宰相</p>


月下。</p>


汴京的街头依旧繁闹。</p>


章越与苏轼兄弟并肩而行,而仆役们拉拽着几人的马匹行李徐徐在后。</p>


听了章越的话,苏辙对章越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话说,我绝不会向王介甫讨饶,以玷污我苏家的名声。”</p>


章越看向苏辙,这位青年目光坚定不移。</p>


苏家父子三人都是相当硬气。</p>


当年王安石坏苏辙的功名,苏洵作辩奸论怒斥王安石之奸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p>


苏辙也是这般绝不妥协低头的性子。</p>


章越再看看苏轼,他默然地站在了弟弟一边,历史上的苏轼面对章也是如此。其实这件事苏轼是有过错的,但苏轼坚持不妥协,最后好似真正错的是章。</p>


这是文人风骨,但是不适合政治。</p>


政治是什么,政治是要妥协的。</p>


对有些人来说低头认个错就似喝水吃饭一般简单,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杀了头也不肯的。</p>


章越道:“子由,与王介甫有私怨无妨,但切勿攻讦其政柄。如今王介甫是代行上意,攻讦王介甫之政柄便是攻讦官家,此话切记。”</p>


这句话对章越来说是不对,他身为官家的私人,不可以对他人透露官家的政治意图。</p>


但苏轼兄弟与他相交一场,章越还是忍不住吐露了。</p>


苏辙见章越说的郑重点了点头,一旁苏轼道:“多谢度之的肺腑之言,我们兄弟二人省的。”</p>


章越听苏轼这么说稍稍放心,这才辞别离去。</p>


苏轼看向章越感慨道:“子由,度之如今身居高位,已是不同往日了。但他却能冒着干系与我们说这一番话,你可要放在心底。”</p>


苏辙道:“度之好意我是清楚,我只是担心王介甫为政祸害天下,真如爹爹所言,天下被其祸,而让爹爹得了先见之名。”</p>


兄弟二人同声一叹。</p>


……</p>


数日之后。</p>


“这苏辙真是一个人才。”</p>


官家拿着这篇苏辙所写的《上皇帝书》的奏疏再度欣赏。</p>


官家对一旁侍驾的章越道:“这苏辙当初赴制举,因言辞激切,抨击仁宗皇帝,朕还道他是狂生。”</p>


“但读这篇文章苏辙方知此人是有真才实学,方才见其人言辞有正声,看来能与章卿名列一榜其才非虚。”</p>


官家说的不仅抬举章越,甚至有点爱屋及乌的味道了。</p>


嘉v六年的制举章越与苏轼兄弟正好同榜,章越如此了得,那么与章越同榜的苏辙也是厉害。</p>


听出官家言下之意,章越表示臣非常惭愧。</p>


苏辙上疏后,他也读过这《上皇帝书》,这篇文章写得极好,说理透彻,非常能打动人。</p>


苏辙能名列唐宋八大家,绝对不是沾了兄弟的光。官家读了苏辙奏疏后,破例下诏在延和殿召见了苏辙这位九品微官。</p>


这可是相当殊荣。</p>


不过章越对苏辙受到官家的赏识是既有些高兴,又有些担心。</p>


苏辙的才华是不用说,可是他与王安石是有矛盾的。</p>


他们三父子的脾气那可是耿直到底!</p>


章越眼见道:“陛下,</p>


苏辙确实是人杰,若是陛下赏识不妨放在身边用之,日后也好时时召对询问。”</p>


章越在举贤不避亲朋好友上都是不惜余力的。</p>


章越的意思就是让官家给苏辙一个似吕惠卿崇政殿说书的差事或者入三馆也不错。</p>


官家看了章越一眼笑道:“章卿所言极是,不过朕有另外的打算,三司条例司不是正缺人吗?朕打算用苏辙为制置三司条例检详文字。”</p>


章越闻言吃了一惊,制置三司条例检详文字这不是与吕惠卿一般的差事吗?</p>


确实官家是对苏辙委以重任,但是……</p>


章越立即恢复镇定言道:“陛下圣心独运,有意栽培苏辙,为国家选拔人才。这三司条例司最是磨练人,若是新法议有功,他日必为国家栋梁。”</p>


“但三司条例司所重还是有地方历练的大臣,最好是任过亲民官的,臣记得苏辙是嘉v二年的进士,当时虽除河南府绳池县主簿,但苏辙之后没有赴任,而是在京攻读准备制举,苏辙直到嘉v六年制举入等,本授商州推官,却因制策言辞激切,被当时的……”</p>


章越正打算说,苏辙被王安石封还词头的经历,来告诉官家苏辙与王安石明显不合,你还将苏辙往三司条例司里安插,这不是明白着让王安石整苏辙吗?</p>


但章越说到这里,却被官家打断道:“章卿所言,朕自是明白,朝堂上如今开源与节流之争不休,苏辙能提出裁撤冗吏,冗兵,冗费之策,说明他便是有节流之意。”</p>


“只要能提出如此正论的大臣,不论他是什么经历,什么官职,朕都要委以重任,这也是章卿当初谏朕之言。”</p>


章越心道,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p>


没错,他是说节流好过开源,但问题是节流行不通啊,能办当年范仲淹早就办了。或者官家你是仁宗皇帝的亲孙子,这条路也是可以再试一试的。</p>


章越正欲出言,却看到官家忽变得幽深的目光不由醒悟,不对,官家难道真不知是节流行不通吗?</p>


不,官家是知道的。</p>


那么为何还要让苏辙去三司条例司?</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