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 > 大人,得加钱 > 第二百七十五章 额驸的财政危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七十五章 额驸的财政危机

  大人,得加钱

大人,得加钱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五章额驸的财政危机会长一肚子气。</p>


贾六在重庆大嘴一嚷,大手一挥,人心是到位了,重庆绿营也到位了,但是四川财政却被拖入无底深渊了。</p>


“你知道你这么搞,要花多少钱?”</p>


会长一付算账的架势。</p>


“我还以为什么事呢,不就是钱嘛,四川乃天府之国,你身为这天府之国的父母官,还能没钱?”</p>


贾六一脸不以为然,印象中四川经济还是很发达的,高薪养个两万兵应该没问题。</p>


“你知道个屁!”</p>


会长气的牙痒痒,“你小子就是又想玩娘们又不想花钱!”</p>


咦,这话怎么这么熟悉的。</p>


见会长激动了,赶紧安抚他老人家,工作上到底碰到啥困难了,提出来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就是,不至于气坏身子。</p>


会长无奈摇头:“你压根就不知道四川的情况,你可知道我四川自开国以来,一直就是要各省协饷的?”</p>


贾六问协饷是什么意思。</p>


会长解释,自大清入主中原后jūn_duì 分布于各省,有的省份兵多,有的省份兵少。</p>


这些省份驻军的兵饷,原则上是以所在省份供应的。</p>


但军需浩繁,边远省份的财力往往不足供支,所以为了保障军需,就要将富裕省份的税赋收入转输给贫穷省份,由此建立协饷制度。</p>


贾六若有所思:“财政转移?”</p>


会长一愣:“什么意思?”</p>


贾六忙道:“就是有钱人接济下穷人。”</p>


“差不多这个意思吧。”</p>


会长说四川在明朝时算是富人,然而明末以来一直战乱,这几十年来才得以恢复生机,然相较内地其它省份,四川经济总体还是欠发达,因此省里财政压力极大。</p>


自康熙开始,四川每年都要其余省份协饷八十余万两。</p>


大小金川乱事以来,这个协饷数额达到了一百四十万两。</p>


因为朝廷从各地调来的外省营兵,还有八旗兵的一些开支,都需要四川予以解决部分。</p>


这也是为何四川一省要设总督的原因,因为总督比巡抚更方便同其它省份打交道,同时也方便同户部、兵部沟通。</p>


四川巡抚跟边上的陕西巡抚、湖南巡抚要钱,肯定不及总督大人开口有效果。</p>


“一百四十万两的亏空?”</p>


贾六也惊住了,“你给我交个底,四川一年到底收入多少?”</p>


会长也不废话,从桌上一叠文稿中抽出一张递给贾六自己看。</p>


看过之后,贾六也是头大。</p>


按会长统计,四川一省民田只有四十七万余顷,故年征田税为六十六万九千余两,遇闰加征银二万三千余两,两笔加起来四川全省田赋银也就不到七十万两。</p>


其余盐税十七万两,杂税等项合计不到十万两。</p>


也就是说四川省一年财政总收入在一百万两左右。</p>


为了让贾六更加直观了解四川财政情况,会长又递来一张四川全省驻军开支情况明细。</p>


第一页就是驻防成都的八旗兵,自副都统以下有协领、佐领24人,防御24人,骁骑校24人,八旗兵丁2672人。</p>


“另外有马4000余匹,每年官俸、兵饷、马料等项就需要四十余万两白银,占了我川省年入一半。</p>


全省绿营马战守兵,水师兵,共为一万九千三百二十人,每年所需饷项一百一十七万余两。两笔加一块,光是给兵开饷就得一百六十万余两,这还不提全省大小官员俸禄...”</p>


原先因为四川可以经户部从其它省份得到协饷,故勉强可以开支。</p>


现在贾六在重庆绿营大搞旗汉一体,仅按现有绿营兵丁名册核算,每年就要多出来五十余万两。</p>


前番旨意下来,又要着情斟酌伤残兵及抚恤,造墓、丧葬等事,诸项合计至少得二十万两开支。</p>


年入一百万两,加协饷八十余万两,会长每年动用的财政可支配资金就是一百八十余万两。</p>


现在光贾六搞的旗汉一体年兵饷就提高到了一百六十余万两,还不算给八旗驻防,公务员开支,水利农业拨款,以及其它诸项杂事,你说这钱够不够用?</p>


会长保守算了一下,想把今年的诸项工作推进下去,至少要一百万两。</p>


所算结果比贾六算的多了一半,为啥?</p>


贾六只算绿营的账,可会长得算全川的账。</p>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hmcpuyuan.com 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hmcpuyuan.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